第220章不是好人 (第2/3页)
r> 门帘一挑,齐国公陈瑞文走了进来。 “你老怎么来了?”牛继宗连忙起身相迎,瞪了牛牛一眼,并大声吩咐:“上茶。” “坐,坐。”陈瑞文一边撩袍坐下,一边笑道:“这不干牛牛的事,是我事急失礼了。我从养心殿出来,顺便来瞧瞧你,陛下.....”他忽然压低了声音,一旁倒茶的牛牛听不真切来了。 “哦?”牛继宗笑了笑:“怎么就知道他不是演的苦rou计?” 牛牛将一碗热茶捧给陈瑞文,又给牛继宗端过去了热茶。 “出去吧。”牛继宗手一挥,“把门关上。” 陈瑞文喝了一口,放下,接着说道:“若是如此就好了,省得咱们还要找借口。” “哦!”牛继宗心不在焉地答了一声,又道:“你说他去贾家做什么?” “切莫说这样见外的话。”陈瑞文答了一句,抬头望向牛继宗:“躲是躲不过的。大明朝看似四海升平,八方宁靖,其实已病入膏肓。既然旧的秩序不能打破,那就向外看。另外,我也打听了,太上皇的身子确实不好了,尽管在吃李院正开的药,但沉疴已经难起,只开了四十九天的药,你该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听了这话,牛继宗两眼闪出了光:“你是说贾珝并没有说谎,太上皇真的想对咱们下手?!” 陈瑞文点了点头:“这小子也不是什么好人。” 牛继宗不禁在膝上拍了一掌:“说得好!” 陈瑞文长叹了一声,自言自语道:“说来也是贪欲作祟.....不然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哇!” 一片沉默。 良久,牛继宗叹了口气:“只要忠靖侯控制了蓟州镇的兵马,咱们就赢了。” 陈瑞文重重地点了下头:“有一点必须要顾及!” 牛继宗:“陛下!” 陈瑞文:“正是。一部华夏之史,我太祖高皇帝出身贫寒马上得天下,再造华夏,有德惠于天下。这是太上皇与当今父子之间的博弈,咱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维护朝堂的稳定。 至于这场闹剧该如何收场,那是陛下的事情,也只有陛下能够做到。咱们不能插手,否则必然会受到皇上的猜忌,倘若皇上猜忌到,便坏了根本大事!因此在接下来对于效勇、扬威、振威三营兵马的处治,只能由陛下独断乾坤。” 牛继宗暗然地站了起来,说道:“这样一来,皇帝掌握了京畿一半的兵权了......也不知是福是祸啊!” 陈瑞文拿起火钳低着头不停地拨弄着火盆里的火,心情十分复杂又十分沉重。 ........... 蓟州和神京一样,也下起了大雪,大雪纷纷,到处白茫茫一片。 这里是蓟州卫大营,所有将士皆戎装贯甲,在风雪中列队待命。 中军大帐内,十余名将领肃立在两侧,一齐注目着来回走动的蓟州总兵威远侯程元。 副将:“大帅,到底有何军务?叫弟兄们在风雪中站了半天了.....” 监军喝道:“放肆!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你等候军令便是。” 程元倏地刹住了脚步,扫了一眼众人,接着说道:“好吧,告诉你们。本帅接到太上皇手谕,神京有人意图谋反,命我领兵入京平叛,剿灭叛逆!” 突然,一个声音传了进来:“是谁意图谋反呀!” 程元、监军和众将皆是一惊。 忠靖侯史鼎浑身雪花挎着刀大踏步走了进来。 程元:“你、你不是去了山海关了吗?!” 史鼎没有答话,走到监军面前,问道:“太上皇的手谕?我能看看吗?” 众人一齐望向他。 监军哼了一声,走到帅帐正中站定,从怀中掏出天佑帝密旨大声念道:“太上皇手谕:着蓟州总兵威远侯程元统领蓟州卫入京平叛!” 史鼎笑了:“能不能把太上皇的手谕给我看看?” 监军将手谕一递:“看吧。” 史鼎瞄了瞄那张手谕,又轻轻地把它放在帅桉上:“这事奇怪。我刚从神京来,怎么不知有人叛逆!” 监军一惊,厉声喝问:“大胆!你敢怀疑太上皇!” 史鼎:“不敢!只是我怀疑你假传太上皇手谕.....” 监军太监脸色陡变:“你这话什么意思?” 史鼎一一扫视众将,望了沉默不语的程元一眼,方接着说道:“据本侯所知,太上皇调兵皆有调兵金牌,不知调兵金牌何在?” 监军先是一怔,立刻大喊了一声:“来人!” 大帐外一片沉寂,没有一个军卒进来。 监军诧异地望向史鼎,这才有些慌神了。 史鼎笑了:“怎么?要不要本侯帮你把人叫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