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三章 长安十二时辰 (第2/2页)
怎么扯到小说去了? “不是那种长篇网络小说。”魏来摆了摆手:“大概二十四章,一章两三万字。” “魏导...你这怎么想着写小说了?”白括还是不理解,就差把“你没病吧”四个字挂在脸上了。 魏来乐呵呵一笑:“我有一个想法,小说 电视剧,可能会是未来电视剧领域的主流。” “你看现在大部分仙侠片,都是影视公司买的网络小说版权,然后再改编成电视剧。” “我们工作室也得跟上这股潮流嘛,以后电视剧领域,注定将会是网络小说改编的天下了。” 白括一脸黑线:“所以魏导你就打算自己在网络上连载小说,然后再拍成电视剧?” “你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 “直接写成剧本拍出来不就行了?” “欸,此言非也。”魏来摆了摆手:“为什么现在业内影视公司都爱买网络小说改编成剧本?” “不就是因为这些网络小说有广泛的读者群体,自带观众,改编成电视剧后,失败的风险会大大降低,毕竟起步就会有原着粉丝来看。” “我先在微博上连载,也可以吸引粉丝来看,要是火了,之后在排成电视剧,想要失败也难啊!”
是的,魏来想到的作品,就是前世马伯庸老师根据自己的小说改编的《长安十二时辰》! 《长安十二时辰》的诞生,最初源自于知乎上的一个问答“如果你来给《刺客信条》写剧情,你会把背景设定在哪里?”。 有网友针对一款热门游戏的背景提问,马伯庸便开了一个“脑洞”,信手写了一段游戏剧本:“俯瞰长安城,一百零八坊如棋盘般排布,晴空之上一头雄鹰飞过” 这段带着强烈互动感的“同人文”,最后成了《长安十二时辰》开头的雏形。 后来,马伯庸老师写了完整的《长安十二时辰》,并且出版了,获得了不错的人气。 之后才有影视公司找上门,将这部作品影视化。 这部小说写的是唐天宝三载,上元节当日的帝都长安。在一派歌舞升平的繁华盛景中,一群偷偷潜入的突厥狼卫酝酿着灭城的阴谋。只有一个死囚犯能挽救长安,时限为十二个时辰。 从目录开始,整部小说就被上紧了发条。 总共24章,一章只写半个时辰,章章都像在倒计报时。 与强烈的时间提示相对应的是,几乎每一章的末尾,都附有一张唐朝长安城的地图,详细标注出角色的“gps定位行踪”,也锁定了故事在空间上的范围。 一百零八坊星罗棋布的长安城,恰似一张棋盘,每一轮见招拆招都在这之间。 有人在暗处行凶,有人在明处追捕,有人在桉前推演全局,还有人在深宫之中坐收渔利。 在蒙太奇式的场景切换中,明线暗线纵横交错,织就一张精巧的叙事网。 这部小说在写的时候,就非常的有画面感和镜头感,似乎本身就是冲着“影视化”去的。 小说中各种蒙太奇式的场景切换,甚至都不用费心去改动,就可以拍成一个个影视画面了。 从画面感而言,这是一部十分出色的小说。 而且内容不多,作为传统文学,整本书也就几十万字的体量。 恰恰在前世,魏来看过《长安十二时辰》的电视剧后,感觉意犹未尽,就又找来了小说原着看了一遍。 而他穿越后,前世的记忆被加固了,所有看过、听过、读过的作品都会记得。 如果他愿意的话,客串下“文抄公”也不是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