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对话五脏_第一百四十七章 人体的自愈能力源自何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七章 人体的自愈能力源自何处? (第1/2页)

    “老师,下一个,陆九。”

    安先达将资料递给黄傅生。

    “嗯,我来考他。”黄傅生接过资料。

    坐在黄傅生身旁的一众学生纷纷侧目。

    “老师,没必要吧。”

    “是啊老师,这事哪能让您出马。”

    “先达,这个陆九是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老师,你要是想淘汰他就让我来,我保证让他回答不上来。”

    “老师……”

    面对众师兄弟的询问,安先达只能无奈地摊了摊手。

    他怕说出陆九的水平,这帮师兄弟会惊掉下巴,然后继续跟他追问。

    与其如此,还不如等陆九进来了,让他们自己看看陆九的水平如何。

    既然老师想出手,那这场考试可就有的看了。

    “十九号考生请进。”

    话音落下,陆九走进了考场。

    面对不算陌生,但也不是很熟悉的黄傅生,陆九尽量让自己表现的更加平静一些。

    这是他在学生时代,就已经知道的国医大师,敬仰是绝对有的。

    崇拜的话,有,但崇拜的不是医术,而是他做的这些事。

    无论是建药材基地,还是助力中医药进中小学,这些都是在为中医的未来做事。

    当得起陆九的崇拜之情。

    “陆九,坐。”黄傅生道。

    陆九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异样,只以为前面几位考生也是黄老出的题。

    “谢谢黄老。”陆九道谢一声,随即坐下。

    黄傅生凝视着陆九,又想起了此前他施展透天凉针法的画面。

    既然针刺有这个水平,那黄傅生肯定就不能考一些基础的东西了。

    没意思。

    “准备好了我就开始出题了。”黄傅生道。

    “您请。”陆九道。

    “跟我讲讲肺痈的病因,病机,以及演化过程,并给出你用方的思路。”黄傅生道。

    啊?

    安先达几人瞥向黄傅生。

    不是吧,上来就这个强度?

    这题比前面十八个考生所有的题都要难上两三倍不止。

    因为一个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其演化过程,这都是需要你阅读大量的古籍医书,才能准确掌握的。

    光是知道就已经好花费大量时间了,如果再加上记住,并且能讲出来,那么此人必须具备非常完善的知识体系。

    也就是说,他得把人体弄懂了,弄通了,有自己的一套思维逻辑,那么再用这套思维逻辑去记住这些病的病因,病机,及演化过程,就水到渠成了。

    但陆九才多大?

    他能做到随便一个病,就能脱口而出这些东西?

    老师,您这是存心刁难啊,过分了!

    听到这个题目,陆九低头沉思了一会。

    他读的医书并不只有几本经典之作,在上大学之前,他就已经把《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五大著作看了个遍,所以在大学期间,应付学业的同时,他也在熟读大量其他医家的著作。

    有了经典古籍给他树立一个正确的辨证基础,其他医家的著作对他就不会是干扰,而是补充。

    此刻,他也在努力搜索有关肺痈的记忆,顺便开始组织语言进行回答。

    坐在他对面的考官们,看着陆九沉思的模样,不禁叹气。

    哪怕是他们,要想完美回答这个黄傅生这个问题,也是不太可能的。

    半分钟过去,陆九还在沉思。

    黄傅生没有催,他就这么静静地看着陆九,期待着他的回答。

    他之所以问这个问题,就是想看看陆九的基础扎不扎实。

    如果仅仅是针刺厉害,基础不扎实,也是走不远了。

    中医最核心的东西不是针灸、经方、正骨、拔罐等等治疗手段,而是辨证。

    辨证是道,手段是术。

    只有辨证准确了,手段才能发挥作用。

    这就跟行军打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