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俺师傅没教 (第2/2页)
“哈哈!”这可是他的强项,杨立成笑着解说道:“水车是木制的。优点是结实、耐用,易于维修,哪地方坏了,直接换个新的就行。 缺点是太过笨重,不好架设,打造起来也麻烦,工序太复杂。 而筒车,是竹子做的。优点是轻便,打造起来也很简单,如果是大师傅,一两天就能做好一架。 缺点呢,就是不耐用,容易坏,修起来也很麻烦。 当然,你如果着急蓄水,还是用筒车的好,造起来快!” 楚王看着远处的笨重水车,很顺口的问道:“那你咋不造筒车?” 额… 杨立成很是尴尬的挠了挠头,脸色羞红的扭捏道:“俺师傅没教…” “哈哈哈…!”德远和尚很是不厚道的笑了,用力的拍了拍杨立成的肩膀。 楚王闻言,也不禁有些无语。 师傅不教,那就不会呗! 想到这点,好笑的摇了摇头。随后,招手把朱管事叫了过来,吩咐几句之后,朱管事骑上一匹马扬长而去。 很快,人来人往的江陵城门口,贴出了两张告示。
其一,是购买竹筒的告示。官府要收购半尺以上粗细的竹筒,五文钱一根,有多少要多少,现场钱货两清。 其二,是官府招工的启示。官府要大量制作筒车,现招收木匠和木匠学徒。木匠百文钱一天,木匠学徒五十文钱一天。 并且,在贴出告示的同时,就在告示前摆放了桌椅,有几名吏员在进行报名登记。 江陵城门前人来人往,这两张告示刚一贴出,很快就引起了众人的围观。 随后,不到一个时辰,整个江陵城包括周围的十里八乡,就全都知道了。 许多有心人一猜就明白,这是官府在为大旱做准备。 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于是乎,数十上百名的木匠纷纷涌向江陵城。 老六杨立新,去城里送石碳回来,立刻就在村里嚷嚷开了。后来,更是干脆的来到杨老爷子这,对郭毅夸赞了一番。 直夸他有先见之明,早早的就开始蓄水。 郭毅刚从外村望山寻水回来,正端着一碗饭,狼吞虎咽的吃着。 听闻杨立新的夸赞,很是无语的摇了摇头。他心里很清楚,能当官的没一个傻子,人家之所以不提前蓄水,是不愿意大费周章,不愿意花费大量银钱,不把他们这些屁民当回事儿罢了。 杨立新见他不以为意,便没有再提,而是换了一个话题,似笑非笑的说道:“你猜俺刚才在外面看见谁了?” 郭毅不明所以的抬起头来看向他,神情有些好奇。 “哈哈!”他未语先笑,有些捧腹的说道:“是村北老林家的,林老七。他不好明着进来,就托俺找你说项,看看能不能到他岳家那边去寻水。” 郭毅顿感无语,一副便秘多年的表情,咋又是这个… 没完了是吧? 干脆啥事都别干了! 这老杨家的岳家和娘家还没转完呢,村北老林家的又续上了… 但是,都到这份上了,又不能不应。 算了,一只羊也是放,一群羊也是赶。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 也不差他这一个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