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章:交心 (第2/2页)
到曲江池旁的红梅林便是上的那人依旧是那副慵懒的样子,身边点着两个火炉,心里感觉特别踏实,“禀报官家,给寿春公主的礼物已经送出,臣亲自检查过,一定能在公主生日前送到。”“难为你了,神佑这孩子亲娘外眷早无,又不像佛佑那般大方还有个小姨,自来就是心思敏感些,只能多照顾她的情绪。偏朕是个粗心的,只能你多提醒。”赵玖由衷感叹道。“这都是臣分内之事。”杨沂中道。“还有一件事,朕也想了很久。正甫,那一日朕应该听你的再仔细一些,至少不该向你发脾气。”赵玖放下书,诚恳道。杨沂中却是大吃一惊,忙跪下说:“官家言重,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陛下这般,教臣如何自处啊”“你在这儿都不能自处了,朕可就真的成孤家寡人了。”赵玖随意地扶起他,道:“你我比谁相识都早,有什么说出来,谁对谁错都不要妨碍继续走下去,当然,你不说,朕也不怪你,谁让当初是朕让你勾当皇城司呢。”杨沂中看着眼前的一切,满园的红梅,在点点流泻下来的融融暖阳下如云蒸霞蔚一般,红得似要燃烧起来。花瓣上尚有点点白雪,晶莹剔透,相得益彰,更添清丽傲骨,也不知是雪衬了梅,还是梅托了雪。再加上一个一眼搅动天下却又时时刻刻小心的谪仙之人,真真是一个“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神仙境界!这时,忽有人来报:“官家,刑部、大理寺和皇城司联署奏疏,八百里加急。”可想而知,东京秘阁的这个年肯定没过好。当然,比他们过的还不好的人肯定就是一些暗牢里的人了。-----小剧场番外-----宋朝相公们的死后生活赵官家骊山遇刺事件让宋朝相公镇瞬间炸了锅,虽然很快知道君上无恙,松了一口气。但是接下来这事儿就像是水过无痕,至少在传阅的邸报上是这样,哦,唯一得到的消息是褒奖名单。宗泽看后,说了句,“种家不亏世代忠良,可惜老种和小种不在这里。不然看到子孙忠贞争气,必然大感安慰!”都是靖康年间结下的交情,宗泽是真挺佩服这两人的。可惜啊,在相公镇中,如果张所在身边还好,不然,他一向说什么都会被人无视,和谁发生争执大家都说错的也是他。比吕家三人组还招人恨。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朝臣三千,赵官家他独宠,呸,独独把宗泽天天放在心上,临死了写下个千古佳作,死后每次表彰大会必然上榜,建炎一朝谁不知道官家最爱那位“过河相公”。还是屈原大夫说的好,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yin。这种情绪在官家在建炎十一年的正月十五以流光祭奠情况下达到顶峰。你说你一个糟老头子,快七十了才登上州郡之位,虽然说收复东京支撑前线还发现了一个岳飞是很不容易,但是你看看你对官家的态度,从一开始的全面不信任到死前还得逼着人家发誓,再看看你死了之后官家是怎么做的你羞不羞,愧不愧啊宗泽当然是不羞也不愧,当年赵玖那些行为就不值得他多尊敬,但无人时也会和吕颐浩感慨说,“元直啊,我是不是太严苛了,官家本是一闲散亲王,仓促间上了大位,一时无措但到底顶住了啊。”吕浩颐很像翻个眼皮说你也知道啊,但没办法他这臭脾气只能和宗泽搭伙,于是道:“是啊,你下次可以跟他们说正是以前的官家太不当人,你才对咱们官家一开始没信心,至于他们多不当人,这里的人哪个不是一把辛酸泪!”章惇正好走过,听这话不由道:“哲庙是个好官家,只是死的太早了。”他这一嗓子,宗泽吕浩颐乃至汪伯彦瞬间统一战线,道:“官家若是哲庙,可会有什么元符西征之后的破事。”章惇一时哑然,他虽然和赵煦君臣情深,但也不得不承认,长于深宫的他不如这位官家有决断力。所谓元符西征,是指元符元年,边厮波结等以河州、岷州、溪哥城及吐蕃兵六千余人归顺宋朝,邈川诸酋相继亦求内附。章惇命王愍进攻吐蕃,吐蕃主陇拶出降。西夏自然不服,接连上表,请求辽朝出兵,辽朝征集大军驻扎宋辽边境,作出大举南下之势,派萧德崇到开封劝和,提出让宋朝归还攻占西夏的领土。这时候就是发挥大宋特色的时候了,众人大多同意谈和还地,哲宗也认为如此。只有章惇头铁,拒绝了辽朝的要求。但最后还是和谈收尾,西夏对宋称臣而已。这都还是前宋最有魄力的皇帝呢。因此大家才妒忌你宗泽啊,这么好的主君,你居然不知道珍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