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横谷岭间的小镇(谈判) (第2/2页)
有没有想过,若是您贸然出兵,将我等在此全部歼灭,但那些失踪的青壮年却也回不来了。这一点,殿下是否想过?” 明语冷冷一笑,“封先生所言,我如何不知道究竟,不就是被你们勋爵掌握在手了吗?总有一日,我会亲自率领军队,剿灭他这危害一方,企图分裂神界的罪魁祸首!” “你!休要得寸进尺!” 陶义面色大变,他没有想到明语竟然如此这般直接地就将自己内心深处的话说了出来,他现在已经没有了退路,效忠于勋爵明肃是他最后的希望。 可偏偏,明语竟然如此这般直接地斥骂勋爵明肃,陶义的脸面自然就挂不住了。 相反的,倒是身为勋爵明肃心腹幕僚的封江,表情依旧十分镇定,就像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似的。 封江倒是不紧不慢,他一摆手制止住了怒目而视的陶义,随即又和明语解释道:“殿下,还请慢些发怒,微臣之意殿下还没有完全明白,为何要先入为主呢?” “哦?封先生难道还有其他的意思?”这话说得明语就有些好奇了,他耐着性子,听着面前的封江,看看他还能说出什么,让他意想不到的话来。 “殿下有所不知,微臣来此之前,勋爵特意赋予微臣便宜行事之权,若在陶谷镇上遇到难以决断之事的时候,微臣可以全权替勋爵做主。” 说罢,封江从自己的衣袖中取出了一枚银制的令箭,上书九个大字,“北都城总督勋爵明肃”。 明语看到这枚令箭,他立刻就反应过来这枚令箭必然是真,因为在神界当中,只有神王能够使用金制的令箭和令牌。
而银制的令箭和令牌,则是地方总督和官员所使用,也仅有地方的实际掌控者能够使用这样的银制令箭和器具。 明语倒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封江竟然真的拥有勋爵明肃所赋予他的实际便宜行事之权。 他表面上隐忍不发,实际上,却掌握着左右整个陶谷镇的权利,也就是决策之权。 “那,封先生有何见教?不知,可有什么条件?” 很明显,陶义已经被他的话语所激怒,情急之下已经有些话语混乱了,这正是明语想要看到的结果。 但让明语没有想到的是,面前的封江,则是一直保持着十分冷静,且从容不迫的态度,甚至连说话和谈论,都依旧和方才一样,并无任何差别。 既然如此,明语倒是愿意听一听封江究竟想和他做一个怎么样的交易,他便收回了佩剑,稍稍后退了一两步,等候封江提出条件。 对于明语来说,比起陶义和封江,明语倒是更加在意陶谷镇上的这些青壮年们的安危,只要能能够保证这一点,让他做出一定的退让,倒也不是不行。 虽然明语性格自负,有时难听人言,但他倒是继承了很大一部分他父王的仁德,宽厚待民。 正是因为如此,明语才在面对陶谷镇上所发生的这个事件后,果断选择挺身而出,帮助陶谷镇上的百姓度过这一难关。 明语之所以一再滞留在陶谷镇上,也就是为了彻底解决陶谷镇上的这个事件,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将村镇上失踪的青壮年带回,重新让他们回到陶谷镇上。 这些青壮年是陶谷镇上的顶梁柱,失去了他们,即便除掉陶义家族,彻底瓦解他们在陶谷镇上的影响力,也无法继续维持生计了。 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明语还是决定和封江做一个交易,没有什么比起维持陶谷镇稳定要更重要。 当然,如果封江提出的条件让他难以接受,比如让他再度迎娶勋爵明肃之女的话,他也别无选择,只能够鱼死网破了。 封江默默一笑,他很明白明语现在的表情究竟是为何,必然是和曾经的姻亲有关。 但封江也知道,现在要是提起这些,只会逼迫明语和他们鱼死网破,他也不会提出如此这般地条件。 “殿下,我只需要和殿下交换一个条件,那就是放我和陶义村长一同离开这里,只要我们顺利离开陶谷镇,我可以向殿下保证,那些被掳走的青壮年会即刻返回陶谷镇,和他们的家人团聚。” 明语暗自思衬,说实话,封江所提出的这个要求并不算高。 如果他不答应这个条件的话,恐怕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将这些失踪的青壮年们带回陶谷镇。 这些青壮年不回来,陶谷镇依旧是这般半死不活的状态,且再难恢复,现在,让陶谷镇上重新恢复生机,这才是明语最为在意的一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