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我成了赵佶_第329章 爱妃,今夜破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9章 爱妃,今夜破例 (第2/2页)

  皇妃曹氏听着夏皇说谈之中透露出的伤感,她再联系自己近日的听闻:

    ‘大宋皇帝御驾亲征,率领数十万大军,已经攻陷了夏国陪都西京城了……’

    美丽聪慧的她,已经明白了,原本自信的夏皇李乾顺,是因何事而伤感了。

    但是,她猜不到,夏宋两国交战之时,夏皇又为何会破例,召见她这位女流之辈进入朝会的大殿呢?

    即便是皇后耶律南仙,也从来没有进入过这座举行朝会的大殿内啊!

    曹后妃知道,李乾顺在十六岁时,好不容易从母后梁氏及其外戚一党手中夺回大权后,他就一直防着后宫干政和外戚专权……

    此时,曹皇妃能体谅到夏皇的无助,她从来没有干政,她也不敢干政。

    现在,她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为夏皇分忧宋敌入侵之难,她只能想办法安慰一下皇帝,她动容地说道:

    “臣妾谢陛下看重,谢皇后举荐,才会有幸能从宫中女官,被陛下册封为才人。今年春,臣妾幸被陛恩宠,晋封为妃。臣妾感念陛下和皇后的大恩大德!”

    “臣妾立誓:愿终身侍奉陛下和皇后……”

    李乾顺听到,他目前最为宠爱的妃子曹氏竟然立誓:愿终身侍奉他和皇后。

    这无疑是给他那本已经不舍而悲伤的心头,再次砸下了一记重锤。

    李乾顺身体颤抖,松开了握着曹皇妃玉手的大手。

    夏皇李乾顺心中哀叹:

    ‘朕本以为找到了一位知书达礼、聪慧过人的红颜知己曹氏,能陪伴朕一生一世!’

    ‘甚至,在宋敌未入侵朕的大夏国之前,朕每月必宠幸曹皇妃十余次。’

    ‘朕本想着,雄才伟略的朕与聪慧美丽的曹皇妃,若能生出个儿子来,此子成人后,必为大夏国的一代贤良能干的辅国亲王……’

    他深情地看了一眼深得自己宠爱的曹后妃,是多么贤淑和美丽啊!

    “唉!”李乾顺长叹一声,心中更是憋屈至极地暗自感叹:

    ‘朕所钟情的爱妃曹氏,竟然要朕被迫送她入宋营?!成为那个大宋狗皇帝赵佶的玩物?!!’

    ‘命运,为何要如此捉弄于朕?!’

    “唉……”

    曹皇妃听着李乾顺的长吁短叹,他猜测出夏皇必是为宋军侵夏的国事而发愁,但她不真的猜测不出这能与自己有什么关系。

    她宽慰道:“陛下要注重龙体啊!夏宋曾经交战过多次,每每皆是宋军先胜而后败……”

    李乾顺摆了摆手,神情落寞道:

    “此次,由大宋国的狗皇帝赵佶御驾亲征朕的大夏国,与以往大为不同了!”

    “唉!朕一事,有求于爱妃!”

    “唉!”

    “唉……朕实难启齿啊!”

    曹皇妃疑惑无比,却坚定地回奏道:

    “臣妾虽是一介女流,承蒙陛下恩宠,才有今日这荣耀。臣妾愿为陛下分忧解难,宁死不辞!”

    李乾顺望着曹皇妃俏脸上坚定的表面,听着她那忠贞的话语,他自感非常愧对自己钟情的这位美人。

    不过,夏皇李乾顺是一位爱美人更爱江山、心狠手辣、雄才伟略、敢行霹雳手段的君主。

    他三岁继位称帝,他能在二十多年前,在自己十六岁时,灭母后梁太后的外威梁氏全族而亲政,为了皇权他诛杀了自己多位亲舅父,足见其为了权力可以铁石心肠。

    如今,李乾顺面对大夏国被宋皇御驾亲征所统领的大军灭国的危险,牺牲自己的爱妃,那又能怎样呢?

    李乾顺咬了咬了,低下头来,双眼看着龙书案上的那搁宣纸,他那憋屈、气愤、愧疚的目光,根本不敢看曹皇妃一眼。

    他开口悠悠地说道:

    “朕今日在此,召见了出使宋营议和而归的我大夏国使臣。”

    曹皇妃比较了解夏皇李乾顺很不喜欢后宫干政,她本想静静地听夏皇所讲的国事,可是夏皇说到此处,就不再说下去了,他停了好长时间。

    李乾顺本想等曹皇妃接话,他才好意思继续说下去。

    然而,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咳咳!”李乾顺干咳一声,低头未敢看曹皇妃,问道:

    “爱妃,你不想问一下朕吗?朕派出的那些无能的议和使臣,都带回来了什么消息吗?”

    “臣妾不敢过问国事!”

    “臣妾谨遵陛下之训诫:‘后宫不准打探朝堂国事,更不准干政’!”

    “唉!”李乾顺又长叹一声,只好自顾,道:

    “爱妃,今夜破例,你可听朕讲述朝堂国事!”

    “因为,朕派出的夏使,带回来了大宋狗皇帝赵佶的无耻议和条件中,有就事关爱妃你的啊!”

    “啊?!”美丽而聪明的曹皇妃,无比诧异,她心中涌现的疑云,不亚于此时殿外天空将要降下暴雨前那压城的黑云……

    ………

    【pS:感谢凤栖梧桐626、凤啸堂之六味地黄丸、洛丽妲、富平侯羿啸的打赏!

    感谢订阅本书的亲们,感谢投票的书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