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五章今日劫狱,明日反秦?【求订阅啊】 (第3/3页)
,有些后知后觉地道:
“酒是我带的,从官府指定的售酒点买的,量也不多,是规定的量!” 这时,刘邦忽然偏过头来,对草嘀咕道:“我记得报纸上不是说,朝廷撤销了禁酒令么.” “讯狱喧哗,当笞刑!” 还不待草回答刘邦,那名陪审便瞪起眼睛,指着刘邦大喝。 很快,几名狱吏就将刘邦按在地上,准备行刑。 “干什么呢你,我说的是事实,你无视朝廷最新法令,滥用私刑” 刘邦大喊冤枉。 曹参不禁抬手扶额,心说刘三儿这家伙,嘴还是那么贱。 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一直都搞不清楚。 虽然刘邦说得在理,但主官审案的时候,犯人是不能插嘴的,否则这顿打是免不了的。 好在笞刑是最轻的rou刑,也就打几下屁股,不会造成多大的损伤,等板子打完之后,曹参才询问刘邦案情。 而刘邦见曹参没有阻止陪审对自己行刑,想来这陪审是王县令的人,便咽下了这口恶气,一五一十的讲述了事情经过。 跟夏侯婴讲的大差不差。 曹参听完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看向夏侯婴:“你可为你的言行负责?若敢欺瞒,或者作伪,可是要受重罚的!” 既然打定主意为刘邦脱罪,夏侯婴也没有任何估计,当即昂首答道: “小人只是陈述事实,不敢欺瞒上吏,冤枉他人!” “好!” 曹参微微颔首,朝身边的陪审道:“既然此事只是一起误会,某认为,当无罪释放刘亭长,不知汝意下如何?” “曹狱掾乃此次案件主审,某只负责记录,询问,不做判罚,一切以曹狱掾决断!” 陪审面无表情的递上一封简牍,淡淡说道。 曹参愣了一下,从他手中接过简牍,看了眼刘邦,又看了眼夏侯婴,正色道:“现在本狱掾宣布,此案刘季.” “且慢!” 正当曹参准备宣布刘邦无罪的时候,堂外忽然走来两人,众人看去,竟是王县令和一名青年。 看到王县令,刘邦还不觉得有什么,但看到那名青年,他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 因为这青年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属员。 而这属员,是第一个发现夏侯婴受伤的人。 也就是说,这起案件是个意外,还是故意为之,不光夏侯婴可以作证,他也可以作证。 现在王县令带他来讯狱大堂,想来是来翻案的。 “狗贼,你他娘的敢出卖我!” 刘邦见到青年,勃然大怒。 王县令冷笑一声,没有理他,抬头看向曹参,沉声道: “曹狱掾,本县让你审案,你就是这么审的?” “这” 曹参愣了一瞬,连忙走下主位,朝王县令行礼:“下吏见过县令!” “哼!” 王县令冷哼一声,沉着脸道:“本县坐镇县衙,接到民众举报,说此案另有隐情,便将证人带到了此处,你且听听他的证词,再作判罚!” 曹参一听发现不对,急忙询问:“县令,此人不是刘亭长的属员吗?如何能作证?” “此人虽是刘季属员,但也是朝廷官吏,当公正无私!” 王县令摇了摇头,正色道: “若此案没有隐情,该怎么判,就怎么判,若此案另有隐情,必定严惩!” “这” 曹参稍微迟疑,一脸苦涩的看了眼刘邦和夏侯婴,暗牙一咬,扭头看向那名青年,冷冷道:“汝是何人,报上名来!” “小人名为笕!乃泗水亭亭长刘季属员.” 青年的口供与夏侯婴、刘邦大相径庭。 听得刘邦气不打一出来,夏侯婴更是脸色煞白。 最终在王县令的‘旁观’下,曹参只好重责夏侯婴五十大棍,并监禁其一年。 至于刘邦,则被王县令以‘将功折罪’的办法,押送役夫去骊山修陵。 其实他是很想趁机弄死刘邦的,但碍于吕公的面子,只能出此下策。 不过,他听说上任泗水亭亭长就是在押送役夫的途中,不幸身亡的。 如果刘邦也在押送役夫的途中不幸身亡,那就怪不得他自己了,只能说刘邦这人命不好。 最后一天双倍了啊,有月票的赶紧投一投。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