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殿试 (第2/2页)
行事 殿试仍然在进行中,这王安石又要了两张空白考卷,让殿中主考官频频称奇。 一旁的给事中在富弼耳边低语道,“这王安石,莫非写了一万字是否还要给他空白考卷” 富弼低语道:“虽说策论只是两千字。但是我观此人文章写得甚为精妙,见解独特。官家性格宽厚,不拘一格降人才,那王安石想写几张,给他几张空白卷纸吧。” 一声锣响,殿试结束。 深夜,崇政殿内,赵祯坐在案几前审阅着各地的奏章。 此时,已经在门口站了一天的小太监,脸上露出昏昏欲睡的表情,刚刚打了个哈欠,结果脑袋被猛得拍了下。那小太监一激灵,回头看见内务总管冯公公正瞪着他。 冯公公细声细气道:“你是不是觉得累了你看看我们官家,一直批奏章批到深夜,也没有你副样子。” 那小太监低声道:“公公,我哪能跟官家比啊。” 冯公公端着一碗莲子羹,慢慢走到赵祯身旁,轻声道,“主子啊,该歇一歇啦。” 赵祯揉了揉疲惫的双眼,无奈笑道:“歇不得啊,歇不得。你看看,这陕西闹蝗灾旱灾,南直隶又是地方武装谋反。每一件事,都是牵扯着朕的心啊。” 冯公公将莲子羹放到案边,说道:“主子啊,这大宋国几百万号人口,那几百个州都要主子一人来管,奴才看了真是心疼不已。也不知道那些大臣们都是干什么吃的”
“这话不对。”赵祯指着冯公公,告诫道,“两府三省六部,全都有各自的职能,朕现在睡得晚,恐怕那庞籍,那晏殊,那韩琦,哪一个睡得不晚朕了解到,他们一个个,在家都是穿着朝服,是为了怕朕召见来不及换衣服。” 冯公公在旁边歪着脑袋说道:“唉,这庞国公,晏相也是辛苦啊。我看他们也都一把年纪了,胡子都花白了,还这么拼命。大概还是受了官家的影响,勤持政务。要说现在官家治理得好,海内升平,百姓安居乐业。看看这汴京,多么繁华,万国咸通,八荒来凑。官家适当时候,也该歇息了。” 赵祯站起身来,漫步下台阶,说道:“歌舞升平,只是表面。北有辽国,西有西夏,连南面的大理,现在的态度也是说不清楚。你说说看朕该怎么办” 冯公公应道:“主子,我是一个没文化的粗人。伺候您,我还知道些门路,要是谈到国家大事,那可是登不上台面的。” 赵祯宽厚笑道,“好,那谈谈你拿来的莲子羹。”他弯下腰低头用鼻尖嗅着,脸色有些怪异。 冯公公紧张道:“主子,莫非这莲子不新鲜了” “这倒不是。”赵祯轻轻叹气道,“只是朕晚上一直吃这莲子羹,吃得有些腻味。”他摸着咕咕直叫的肚子,说道,“唉,要是吃上一碗热乎乎的面,好了。用那羊rou汤作为汤底,再加上一些辣子,味道鲜美无比啊。”这位当今的九五之尊,边说边咽着口水。 冯公公捂着嘴笑道:“陛下乃是一国之君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想吃一碗羊rou面,这又有何难奴才这吩咐下去人,让御厨给您做去。”说着,便要转身。 “不可不可”赵祯表情严肃道,“刚才我是自言自语,也是一时牢sao,此事不可去让御厨做。” 冯公公奇怪道:“陛下乃是九五之尊,这吃一碗羊rou面,恐怕那平民百姓,也能享受得到。怎么陛下反而不愿意去吃呢” 赵祯摇摇头道:“做皇帝,可不是你想的这般自由。正因为朕掌握着一个国家,那要忍常人之不能忍。你想想看,我要是想吃羊rou面,开了这个先例,御厨会夜夜宰杀,一年下来要数百只,形成定例,日后宰杀之数不堪计算。曲曲只为我一碗饮食,创此恶例,且又伤生害物,于心不忍,因此我宁愿忍一时之饿。” “还是吃这莲子羹吧。反正是填饱肚子用的,没什么区别。”赵祯略微皱了皱眉头,当自己是在吃药,将莲子羹喝了下去。 冯公公见此,伤心得哭了出来:“主子,看来您这么体恤国情,奴才真是心疼的很。当个皇上,连一碗羊rou面也吃不到,这当皇上,还有啥乐趣” 赵祯气得笑了:“瞧你那点出息” 此时,门外有小太监禀报道,“启禀主子,翰林大学士富弼求见。”~搜搜篮色,即可全文阅读后面章节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