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气成五彩是故人 真法大道难言明 (第2/2页)
,都是真知灼见,胜你十年的摸索苦修!” 百艺宗师? 黑袍身影眼神一动,立马随着人群跟了上去。 此刻,他有种莫名的预感,或许对方,就是自己眼下破除困境的关键所在。 …… 而此时此刻,另一边,林辰还在侃侃而谈。 他自然清楚,这番话传出去,会引起多大的影响和风波。 虽然只是一番言论,但其中所体现的见解,已然非凡,一旦传出,势必会引起元婴修士的关注,乃至于九大仙门下场。 不过他当初既然已经决定不藏在幕后,要堂堂正正的站出来,去布一个囊括东海的金融骗局,那自然就不可能畏畏缩缩,裹足不前。 毕竟要么不站,要么,就站在最显眼的位置,心口不一,优柔寡断,可不是他的性格! 至于什么风险后果之类的,在如今化神战力不下场的东海,元婴互相牵制,他又拥有着梦境天地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一一力挡之! 一念至此,林辰眼神幽深,缓缓道来: “由这世间万象,自然变化,所归纳出的十种炼法,即为十炼,凡丹、器、阵、符,乃至于其它的修仙百艺,都逃脱不了这十种炼法!” “然而,正如所言,这只不过,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信心苦志,终世不移,只为功成延年于世,却不得其法!” “正所谓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修仙百艺都能因人而异,都能因不同的时代增添或者减少,这从天地中脱胎而出的十炼之术,又怎么可能永恒不变?” “因此想要真正掌控其艺,还得明白那变与不变之理念!” “变与不变的理念?”青袍老者闻言不由沉吟下去,细细揣摩思索一番,似是有所感悟,却终又不得要领,不由恭声道,“敢问先生,此意何解?” “绝知此事要躬行,这种东西,并非一点就能通,要是你没有足够深刻的感悟,非是一语能道明。”
林辰淡淡道: “我就拿炼器为例子。初步炼器之时,伱是不是对何时入的矿石灵材、火候如何,乃至于灵矿一丝一毫之差的重量都锱铢必较,不敢有一丝逾举,完完全全按照书上记载中的来?” “这……”青袍老者回想起自己初入炼器之道时的场景,点了点头,“先生所言极是。” “那当你熟练过后,是不是就按照自己最拿手的方式来,不再拘于前人记载,而是根据自己适合的方式炼器?” “……是。” “那这从不变的知识,演化出属于自己的新见解,这是不是一种变化?” “这……” “而随着在炼器之道上的逐步深入,你是不是就逐渐发现,哪怕利用再高等的灵材,再罕见的矿石,所炼制出的法器,你会随着岁月,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腐朽。” “因此你们就研发出了法宝,乃至于灵宝的存在,让法宝自生灵性,能够随着世界的变化调整自身,从而成长。” “从炼制出坚硬的法器以来应对岁月的腐蚀,到炼出拥有灵性的法宝,到可以调整自身,与世同移,做到长久,从追求不变之器到创造变化之宝,这是否又是一种变与不变的转换?” “这……” “其实简而言之,就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其心与世同移,随代而新!” 说到这里,不仅是青袍老者,一旁围观的众多修士都懵了,完全听不懂在讲什么。 这种感觉,不由让他们回想起了刚修道入门时,那些讲道的长老在台上喋喋不休半天,不知在讲什么鬼东西,然后末了问他们一句懂了没有? 那这个时候他们是该答懂还是不懂啊? 于是场内瞬间鸦雀无声起来,每个人眼神都变得飘忽,生怕林辰看他们一眼后,然后就问有没有问题。 ‘本来就没啥指望,但现在看来,还是传播点实际的手段才能让他们听得懂……’ 林辰一看就知道他们什么情况了,但还是嘴角一抽。 他刚刚所说的,用他前世的例子来说,就类比于古往今来变化的理论。 比如在物理学上,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再从相对论到量子之说,利用不变的知识,衍生出新的理解,这本身就是一种变化。 其实这就类似于学术从浅到精的过程,从登堂入室到炉火纯青,再到推陈出新,这其中由旧有知识到自身感悟,再到新理念的开创。 就比如此方天地在上古时代不止这十种炼法,但却随着岁月而变化却变成至此,从原有之法到今代之术,技术之法不固有不变,而是与世同移。 又比如此世的修仙道路,从洪荒的各种法门,到灵根修仙这条通天大道,又以此来衍生出不同种修炼法门。 初入时的循规蹈矩,到后来的推陈出新,因此所蕴含的理念,创造的方法,融入修仙百艺功法之中。 从不变的知识到变化的理解,最终做到与世同移,这就是林辰所说之法。 要是能领悟了这一点,其所炼制的丹药、法器、符箓、阵法等死物,将不会再随着岁月而腐朽,而是拥有灵性一般,与世同移,汲取天地种种灵气,蜕化成真正的智慧生灵。 更别说他刚刚还是往小了的说,倘若能够彻底领悟此法,哪怕是不悟大道,止于小成之法,也是妥妥的地仙之姿。 而对应到此世,则是当之无愧的炼虚半仙! 是以要是他们之中有人懂了,恐怕惊悚的就是自己了。 至于往上的大道…… “那敢问老师,那所谓的道,指的又是什么?” 沉默了良久过后,还是吴用开口问道。 “道啊……”林辰听闻此言,忽地有些恍惚,良久才沉声道,“其实道很简单,无非也就一句话。” 说到这里,林辰语气有些莫名,抑扬顿挫,似是感慨,又似是疑惑,更带着一种说不出的韵味: “所谓的种种修仙百艺,不过是对天地万物的一种利用,一种改变,无论是死物,还是生灵,都能纳入其中,那么其总结过来,无非也就一句话——” “即为——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