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开局劝刘备苟住_第七十章 以我看来,子义兄是诈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章 以我看来,子义兄是诈降 (第2/2页)

/br>    周兴继续说道:“子义兄如今诈降,脱身之后必会再助刘使君,而刘使君不能重用,只怕子义兄是徒劳而无功。而今东莱太守镇东将军刘玄德府君,宽厚弘毅,亲民爱士,知人善任,又有匡扶天下平乱安民之志。以子义兄之才,若能辅佐刘府君,必将尽显其能,与刘府君一起平定天下之乱,使天下百姓得安!”

    “而且,今日刚刚得报,辽东太守公孙度遣兵一万,已经出兵,将要渡海来攻东莱,此刻正是刘府君急需人才相助之时,阿母不如劝子义兄归来,与刘府君一起保护东莱,匡扶朝廷,平定天下!将来有功,或可位任将军,爵封列侯!”

    老妇人惊问:“辽东兵要来攻了?”

    周兴答道:“正是,不过阿母放心,刘府君拼死也要击退敌兵,保护东莱百姓不受其害!”

    老妇人想了想,说道:“我夫君早亡,子义少时,我常教他男儿当仗剑匡佐朝廷,扶正反乱,要有忠君护民之志!如今刘府君为东莱百姓剿灭贼寇,又减税免赋,收纳流民,其护民之志,待民之仁令人赞叹!子义若能回来相佐自然是好,可他远在扬州,我如何能劝他回来?”

    周兴心中暗喜,说道:“阿母,此事容易,可让族中可信之人赶去扬州,面见子义,暗传阿母之言,如此子义兄必归。”

    老妇人闻言大喜:“如此甚好,既然辽东兵马已经出兵,此事不宜迟,我这就找族人去扬州,让子义早日归来佐助刘府君。”

    当即,老妇人找来一位名叫太史原的族中之人,详细交待一番。

    这个太史原与太史慈年龄相当,二人从小相交颇好,是值得信任之人。

    周兴对太史原也交待了些事情,主要是一口咬定太史慈是诈降孙策,叮嘱他到了扬州之后,注意不要被孙策的人发现他的意图,让太史慈寻找机会脱身而归。

    同时派了两个人跟着同去,路上好有个照应。

    送走太史原,周兴拜别太史慈母亲,回到城内。

    周兴把自己跟太史慈母亲的说辞向刘备说了,之所以要说太史慈是诈降孙策,是要给太史慈一個台阶下,好让他来投刘备之后,别人也无可非议。

    刘备听说之后,心里其实也愿意相信太史慈是诈降孙策,如果真是这样,那他归来相投的希望就很大了。

    王脩和李业果然都是精干之吏,只用三日时间,就将近海的百姓,包括津口十里之内的百姓,全部迁到黄县城里暂住,还将百姓的粮食和牛羊猪狗都搬来了,可以说是不辽东兵留下一点可食之物。

    而百姓也非常配合,毕竟日子刚刚有了盼头,他们可不想自己又遭受劫掠。

    十日后,辽东兵马已经到了辽东郡最南面的海边渡口,准备渡船过海。

    东莱郡内的百姓听闻消息之后,数千人带着刀剑弓矛或是锄头棍棒涌来黄县,想要协助刘备击退敌兵。

    这些人对付同样为乌合之众的贼寇或许还行,对付有骑卒的辽东兵,如果让他们上阵,那就只有被屠戮的份。

    刘备肯定不会带他们去,而是挑选出三千名壮汉,由县令王脩统领,让他们留在黄县城里协助守城。

    又过一日,探兵慌急回报,辽东兵马开始登船渡海。

    刘备当即下令,留下一千三百兵由麋芳统领,与王脩统领的三千百姓一起守城,同时留在城里的还有麋竺和简雍。

    刘备则是带着关羽张飞,还有周兴和李业,率领五千兵马出城,赶到离津口十里处筑垒安营,等待辽东兵马登陆。

    此刻刘备有一点担忧,担忧辽东兵马过于强悍,自己难以取胜。

    同时又有一丝兴奋,期待着自己能俘获辽东骑兵的战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