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第2/2页)
“刚过易折?” 书房外,原本想走进询问出发准备的夏恒停下了脚步,“可实事求全也未必是什么好事?” “不过,谁让我需要呢?” 夏恒身影消失在书房外。 …… 午后,燕京楼内外戒严森森。 明朝使团的代表在年润的带领下,走进楼顶最大的包厢内。 “夏老!” “张阁老!” 两方主使与见面后第一时间拥抱在一起,好似一对分别多年的亲兄弟。 自打女真师团进入紫金关,张高东就离开武朝安排的住所,住进了明朝的玄武炮舰上。 一方面是防着女真,一方面也是联络明朝国内。 对于张高东过分保护自己的行为,武朝肯定是不满,可这又能怎么样。 人张高东,三朝元老,明朝内阁次辅,能跨海跑到渔阳已经给足武朝面子了,真住在紫金关内,不出事案牍司都要忙活半天,出了点事后面一摊子麻烦。 “夏老,你们武朝的改变,着实让我等眼前一亮!” “都是一些小打小闹罢了!” “这如果是小打小闹的,那我得对大手笔重新定义了?
一千七百万两的基础建设,别说财政紧缺的武朝了,就是让明朝内阁来批复他都有压力了。 通过海上贸易,明朝赚的多,可花钱的地方也多,海外广阔的岛屿,岛上要治理,海上也需要防守,三大水师哪个不是吞金大户? 再说了,海上贸易赚的又不全进了明朝户部,最大的买家是皇室,然后是勋贵,跟着是商人,全年各类税收加起来也不过六七千万两的规模,皇帝守着内库你不给用,明朝也没钱用啊。 夏老头笑了笑,“求活而已!” 人各有各的活法,皇朝各有各有的运转逻辑,从武人的角度去看明人,是完全无法理解。 老祖宗说过攘外必先安内,海外明朝探索到极致。 拥有着巨大的优势,你不去统一九州多少可以理解,毕竟三百多年残酷的淘汰制下,幸存的六大武朝没一个弱的。 可明朝不把安南吃了,还不断往外跑,这就让人很难理解了。 同样,明人也不理解武朝。 稍作寒暄之后,张高东眼色一使,一位随从从其背后走了出来,捧着一卷圣旨恭敬的站到包厢中央。 “共同开发恬津港口的旨意,我朝陛下已经同意,经内阁,镇海寺,靖海寺,海盟会四方探讨,我朝愿投入八十万两从贵国手中换取恬津港未来十五年的运营权,不过贵国需要给出二十年的时间,多出的五年用于建设。” 开发港口,是明朝海商,水师最喜欢做的事。 海上力量的支撑点是水师,而支撑水师,船队运转是分散与各地的港口。 广阔北部海域,明朝早就想上来了,可架不住武朝不允许。 武朝没有成规模,形成战力的水师,可武朝对北地的影响太大,偷偷摸摸建立几个小码头还行,往大了搞你看武朝会不会动手? 武朝可以奇袭玄菟,同样也可以奇袭他们的港口。 徐州以北无落脚,北方还会自然无法开发,如今情况不同了,这是武朝主动的,这谁敢相信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