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水浒_第八十二章:百世经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百世经纶 (第1/3页)

    腊月二十,早晨。

    在高衙内的出面调度下,董平、刘唐、雷横、李逵、刘麒、刘麟,护送十五辆牛车,拉着三十万贯铜钱,十箱子珠宝,安然出城,接了徐宁一家,往水泊梁山而去。

    梁山明年必然扩军,这些钱刚好够明年扩军后的军费。

    为了保证这些慢悠悠的牛车不被追击,晁盖原本需要拖延两天时间的计划,现在需要延长到四天才行。

    晁盖歉疚的看了一眼林冲,他承认,自己是有些贪心了。但要让放弃那几十万贯的财富,他还真有些做不到。

    大宋朝廷拥有每年九千万贯的收入,小小的梁山泊却只有自己坑蒙拐骗来的几十万贯家底。

    晁盖还一直对外宣传武装抗税令,两年不收税,两年不征粮,两年不劳役。

    迎天王,盼天王,天王来了不纳粮。问题是,梁山不纳粮靠什么吃喝存活?经济逆差还没扭转,扩军又需要大量军费,这几十万贯,晁盖势在必得。

    “再熬几天吧。”

    晁盖安慰道。

    “天王不必介怀,为了梁山大业,林冲些许私仇,又算得了什么。”

    自从手刃了高太尉,林冲的怨气也散了一半,人也更加精神昂扬起来。

    “如此便好。”

    晁盖点头道。

    结果,在高府,挟衙内以令奴仆的悠闲日子刚过了一天,官家的圣旨就来了,宣高俅和高廉入皇城参加百仙大会。

    徽宗三大爱好:修仙、书画、逛窑子。修仙摆在首位。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样就造成大宋官员在京城混,各个都要懂点道家之术。京城满大街都是鹤发童颜的道友,见面叙旧,开口都是几百年前如何如何。

    徽宗听林灵素讲,这玉皇大帝有许多儿子,自己虽然是长子,但将来回到仙界,若无众仙帮衬,怕也有些势单力孤。

    所以准备在腊月二十一举行一次百仙大会,大肆庆祝一番,让众仙交流道法,以期将来同升仙界后,互相有个照应。

    跟科举同届都自称同年一样,拉个山头。为自己将来仙界建个班底。

    他想的倒是挺长远。

    高廉作为一代妖道,自然也在邀请之列,而且高俅已经打点好关系,林灵素和蔡京都会给高廉打个高分,让他能入朝为官。

    你妹!这坑人的妖道,死了也给自己找麻烦。

    传旨的太监就在书房,高衙内急的团团传,高俅称病不去也就罢了,如果高廉也不参加,那岂不让人起疑?

    可高廉都被劈成两半,缝也缝不起来,上哪儿给他们再找一个活的高廉去?

    “说不得,还得我出面啊。”

    晁盖一番琢磨之后,决定再装神弄鬼一番。

    “本想以普通人的身份跟你们相处,换来的却是疏远,不装了,我摊牌了!我其实是神仙。”

    在高衙内面前,晁盖从袖口中弹出一颗霹雳弹,在地上一砸,轰然一声,冒出一股白烟,遮住了身形,晁盖立刻从系统商城兑换了一套丝绸八卦衣,一键换装完成,手中还有一柄古海拂尘。

    “啊?这,晁天王果然如话本中所说,是个神仙啊?”

    高衙内看的目瞪口呆,这一键换装,可比高廉那妖道的模样强多了。

    “带我去见皇宫来人吧,就说高廉炼制飞天神兵,还需七七四十九天,不方便见人。此次百仙大会便由我替代。”

    晁盖吩咐道。

    “如此也好,官家待人宽厚,对有道全真更是宽容。不知天王对外雅号如何称呼?”

    高衙内询问道。

    “百世经纶一页书是也!”

    晁盖一甩拂尘,高念诗号:“欲海沉浮名利争,石光电火步此生;风尘情事挥不尽,观世不笑是痴人。”

    高衙内看了只拍手称赞,林冲则不动神色的戴上鬼面具,跟在高衙内身后,防止他出幺蛾子。

    有了高廉的教训,不由他不谨慎。

    传旨的太监见高俅和高廉都不出来,只有高衙内接待,感觉自己不被重视,心里还一直想着回去怎么给老祖宗打小报告呢。见高衙内带着一位高人出来。

    经过高衙内一顿吹捧,加上晁盖略施小魔术,那太监也被唬住,急忙邀请“一页书”前往皇城一叙。

    “能邀请到如此高人,也算是我举荐有功啦。”

    传旨太监带着晁盖出门,林冲继续带着高衙内留下。太监坐轿,晁盖骑马。为了方便骑马,晁盖又是一键换装,把道袍放到六格空间,换上了自己的锦袍。

    “仙长厉害!”

    太监见状又是一阵吹捧。

    一边走,一边套话,晁盖lv3的话术,加上满值的魅力,跟谁谈话都是如沐春风,传旨太监不自觉将心里话都说了出来。一行相谈甚欢。

    到了朱雀街,忽见前方一阵喧闹,原来是酒楼中有醉鬼闹事,几个百姓躲闪不及,好巧不巧,撞到大街上一行骑马的武士。

    只见那些武士骑着高头大马,带着狐皮帽,穿着高圆领左衽绿衣窄袖袍,腰带刀剑。身后一群士兵,皆髡发露顶左衽。

    这是一群辽国人!

    宋朝在京城设置许多外交接待馆驿,作为国家接待各国使节的地方。辽国在城北都亭驿,西夏在城西都亭西驿,高丽在梁门外安州巷同文馆,回鹘、于阗在礼宾院,三佛齐、真腊、大理、大食等国家在瞻云馆或怀远驿。

    其中尤以辽国的都亭驿占地最大,共有525个房间,常驻使节和兵丁三千余人。

    辽国是大宋的父母之国,对驿馆人员当然也要像父母一般恭敬。

    几个鸿胪寺官员正为辽国使者引路前往皇城,想不到几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