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医圣手_第三十二章 中医理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中医理论 (第2/2页)

津液是指各腑脏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正常分泌物,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津和液的性状功能及分布部位各有不同,津是指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分布于体表皮肤肌rou,并能渗注于血脉,起着滋润的作用。液是指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流注于骨节、腑脏、脑髓等组织,起着濡养作用。

    气血津液都是机体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而气血津液又依赖于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气血津液代射不正常或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

    五、脏腑学说:主要是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藏:指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奇恒之府,通称为脏腑。象:一指“形象”,即脏腑的解剖型态;二指“征象”,即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三指“应像”,即脏腑相应于四时阴阳之象。

    透过外在“象”的变化,以测知内在“藏”的生理病理状态,称为“从象测藏”。即“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

    “脏腑”不单是解剖型态的概念,而是包括解剖、生理、病理在内的综合概念。

    五脏:指肝、心、脾、肺、肾,一般笼统功能为“化生和储藏精气”。

    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一般笼统功能为“腐熟水榖、分清泌浊、传化糟粕”。

    奇恒之府: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的生成源自先天与后天。禀受于父母的精气,称为“先天之气”。肺吸入自然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水榖产生的水榖之气,合称为“后天之气”。

    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等作用。

    人体的气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称为“气机不调”。其表现形式有气滞、气郁、气逆、气陷、气脱、气闭等。

    经络学说参见:针灸学及腧xue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别络、浮络、孙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经络在中医学的重要性正如《扁鹊心书》所说:“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

    六、经脉学说: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脏腑相互关系密切的学说。经络被定义为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起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经络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会呈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通过这些表现,可以诊断体内脏腑疾病。

    七、病因学说:《黄帝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把病因分为三类:“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宋代陈无择提出“三因学说”:外所因、内所因、不内外因。

    近代则将病因分为五类:

    外感病因:包括六yin(风寒暑湿燥火)和疠气。

    内伤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失度。

    继发病因:包括痰饮、瘀血、结石。

    其他病因:包括外伤、寄生虫、胎传、诸毒、医过。

    发病邪气与正气交战,决定发病及疾病的发展变化。又称为“正邪分争”。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正气”指人体的自我修复调节能力、适应环境能力、抗病能力等。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依据,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体质、情志、地域、气候等,与发病有密切关系。

    病机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与传变的机理,又称“病理”。

    基本病机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

    内生五邪,包括:风气内动、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

    病位传变,包括:表里出入、六经传变、三焦传变、卫气营血传变、脏腑传变等

    病性转化,包括: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等

    八、元气学说,中医认为,元气为先天之精所化生,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由先天之肾所藏,后天脾胃来濡养,借三焦和经络流行分布并弥散全身。这个学说和修真有点接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