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修仙:从掌控自身精元开始_第二百二十二章 地上佛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二章 地上佛国 (第2/2页)

望更远处:

    几位老农跪拜在田间的低头上,絮絮叨叨的祈祷着,但低矮神龛中的却不是常见的土地爷,而是一位菩萨塑像;

    一位衣着褴褛、神色却坚毅无比的苦行僧,双脚都被磨破、皮肤粗糙的堪比树皮,却是一步三叩首、神色虔诚到了极点;

    最远处的那座雄伟山峦,整整一座数百丈高山峰都被雕刻成了佛祖法相,莲花法座下是密密麻麻、从十里八乡赶来供奉的信徒……

    “真是令人开了眼界。”

    一处酒楼中,张耀坐在二楼靠窗的位置,端着酒杯摇晃着,望着这一幅众生浮屠之景。

    他的心湖一片平静,神色中倒是颇多感慨:

    “此地倒真是安宁喜乐,世所罕见啊……”

    他早就听说过摩尼国的大名,但真正到了此地之后,才算是眼见为实。

    摩尼国是地上佛国,和张耀见识过的所有国度都不同:

    在这里,佛门信仰深入到了整个国度的方方面面,德高望重的僧侣和尚,要比官员、权贵更有威信和权力。

    这还只是世俗层面的不同。

    摩尼国的地上佛国之名,还是来自于修仙界。

    摩尼国素有‘四万八千寺’之称,这四万八千寺可不是寻常寺庙,而都是类似于修行宗门的地方、有完整的佛门传承。

    在这里,佛门修士和世俗的联系非常紧密,不说一些通都大邑、就连一些村镇聚落之中,也经常能看到各种佛门修士的身影。

    他们有的惩jianian除恶、弘扬善举;有的斩除魔头、追缴邪祟;有的绞杀盗匪、维护一方;有的主持公道、教导百姓……

    凡此种种,造成了摩尼国和诸国都不同的地方。

    举个简单的例子:

    别的凡人国度,都是窃国之辈大富大贵、欺压良善者流芳百世,官吏、士族、勋贵、豪门、大商……几乎无所不用其极,鱼rou百姓、作威作福。

    但在摩尼国,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凡人遭受不公,随时可以去找任何一个寺庙的和尚主持公道,而一切贪赃枉法、阴谋交易之举,在佛门法术之下都无所遁形。

    在摩尼国,是没有贪污腐败、权力交易的空间的,贵为一城之主也要遵纪守法,尤其是要重视人心公道,否则分分钟就会被搞下台、被佛门修士审判。

    反正凡俗的权力和利益,佛门修士又不在乎,世俗权力被修士监督、却又无法勾结修士。

    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摩尼国内施行的‘善功制度’!

    一切善举都会被鼓励、被弘扬,都能被记录下来兑换善功,而善功就是摩尼国内的硬通货,可以兑换几乎一切资源。

    四万八千寺,都尊摩尼寺为万法之源,各自设立的都有不同等级的善功榜。

    而摩尼寺内的善功榜,则是最高等级的总榜,张耀需要的‘宝相琉金浆’,便是位列总榜第七位的稀世奇珍、佛门重宝。

    “这真是个好地方啊,尤其是对凡人来说。”

    张耀的心中,念头微微闪烁。

    他又饮了一杯酒之后,才忽的放下酒杯,开口道:

    “阁下既然来了,又为何避而不见?”

    “阿弥陀佛。”

    伴随着一身佛号,一位身披明黄色僧袍,头顶九个戒疤的年轻僧人,从酒楼一侧踱步而出。

    他赤足而行,目不斜视,所过之处的酒客、食客都对他视而不见,忙前忙后的店小二自动绕过了他,仍旧忙碌不停。

    “不愧是清虚老祖,果然神念惊人,能察觉到小僧。”

    年轻和尚来到张耀的对面坐下,微微低头道:

    “微末伎俩,让居士见笑了。”

    “倒不是小僧有意藏头露尾,实在是奉了师命、前来暗中观察清虚居士你的言行。”

    他说到此处,也是坦然自若、没有见不得人的意思:

    “只是小僧技不如人,倒是徒增笑柄了。”

    “大师言重了。”

    张耀微微一笑,开口道:

    “你可是金身罗汉,又是摩尼寺出身,我岂敢拿你取笑?”

    “尤其是如此年轻的金丹修士,也着实让贫道开了眼界。”

    这年轻僧人身上的生机之浓烈,犹如凡俗中十几岁的少年一样,时时刻刻都在散发青春洋溢的勃勃生机。

    这纯粹是太过年轻就晋升金丹之境,短时间内生命本质的不断跃升,自身的生命气息才会旺盛的如同黑夜中的火炬一般显眼。

    据张耀推断,这年轻僧人很可能还不到六十岁,纵然佛门修行之法和正统炼气之道有不小差异,摩尼寺更是传承数千年的元婴级大势力、玄功妙法无数,也着实有点骇人了。

    “摩尼寺的那群老和尚,派出这小和尚来接触我,倒是别有深意啊……”

    最新网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