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历史性的成绩 (第2/2页)
华和他的同桌——萌妹子,自然也是遇不到的。 在教师办公室里,黎大华从班主任江老师手里拿到成绩单,大略看了一眼就准备跟老师再见。从黎大华一进来就脸含笑意的江老师表情诧异,这孩子这是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吗?198分的高分,是这次升学考试的全县第一名。这个分数在整个县城历史上,都是凤毛麟角的。这孩子还对这个分数不满意,这是不给别的孩子活路呀! 为了朋友的嘱托,江老师还是按下想法和黎大华讲到:“大华,你这分数是今年小升初考试的第一名。都惊动了教育局的领导,学校也决定给你奖励。”说完还真从桌子抽屉里掏出了一个红包。黎大华也不客气,当着办公室里其他老师的面就打开了。里面是几张五十的钞票,数了数,一共500元。 黎大华低头向老师弯腰致谢,江老师也是欣然受了。这些年,黎大华在她的班里,也真的是受了江老师的好多关照。细数起来,一个弯腰礼的谢谢话,还不足以表达感谢这份关照。 办公室里还有几个其他的老师在办公,黎大华刚进来的时候,都是不出声的。等看到黎大华得了红包,弯腰敬礼的时候,几个老师都开声说话了。有的恭喜江老师教导有方,出来一个小状元。有的表扬黎大华知道感恩,懂得礼貌。反正就是一个本来安静无比的房间好像突然之间就活了一样,热闹起来。 江老师也趁这个机会,问黎大华到:“大华,你这个成绩是可以上实验中学的,你有想好下学期读哪个中学吗?”黎大华回答道:“老师,还没有想过呐。成绩才刚拿到,回家看看爸爸会有什么想法。我是哪里都无所谓的。”
一听黎大华说自己哪里读书都无所谓,江老师精神都集中了好多。“东城中学的陈校长对你蛮关心的,还专程来看过你的试卷。”黎大华听懂了江老师的意思,她是在向黎大华推荐东城中学,也不回答江老师的话,黎大华就跟老师再见,出来办公室的门。 留在办公室里的几个老师看黎大华出去后,议论起这个优秀的孩子。其中一个女老师说:“江老师,你们班这次可是在市教育系统里面出风头了。全市前十名的成绩,就有两个在你们班上。全县前十名,占了3个。再给你几年,说不定成绩更好。今年奖金不少吧?特别是这个黎大华,前两年我就知道这个孩子了,没有想到这两年更加妖孽了。差点考满分,后面的孩子有得追了。”另一个年纪大一些的男老师也议论到:“江老师带的这届,考出的这种成绩可以说,一般情况下都是难以复制的。现在的教育资源越来越集中,像我们这种村级小学,以后的生源会愈发的稀少,再想得到这种好苗子会很难,所以,再想一个班几个孩子进前十名,会很难。我教学这么多年,也只看到江老师做到了,也是一饱眼福了。” “我们学校都不知道还能办几年,想这些干什么?说不定到时候,把我们分到了市区的重点小学去,这样不是又有机会像江老师这样风光一把了?”办公室里一个年轻男老师说。这是一个刚调来没有多久的老师,教孩子们手工课,黎大华如果在的话,肯定认识这个叫赵鸿涛的老师。不是因为他人很帅气,而是他总是会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电动模型。比如,带着明伦的船啊,会点头的小人啊,还有可以跑很快的小车等等。虽然技术都还很粗糙,但是那份心思值得鼓励。 对于这些同事们的议论,江老师是不准备加入进去的。听到赵老师说要撤校,只是忍不住笑着接话到:“赵老师,你还太年轻,不知道政府一个规划,可能你等的就是一辈子哦!” 年轻的赵老师不明所以,之前的年纪大些的老师就解释给他听。江老师是民办教师,婆家就是这城西村的。六,七年前,政府就说要把城西村纳入市区范围,到时就可以享受普通市民一样的待遇了。江老师那时候认识了她现在的老公,两家人见面的时候还说以后可以做城里人。现在她孩子都快上小学了,都还是农村户口,每年还在交提留,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做个城里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