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道行高深的老狐狸 (第2/2页)
少,后患无穷。”邵一夫的评价一针见血。 与邵氏大片场制度不同,嘉禾采用外判制作,下放权力,引入分红制,卫星制。均创香江之先河。 嘉禾让编导和演员在片酬之外也参与利润分成。打破了邵氏一向的包身工雇佣关系。 独立制片人加分成的制度,帮助嘉禾节省庞大的片场经费。也调动了导演,制片人和演员的积极性。 从而拍出来的电影是既卖座又备受好评。 “我知出面地人,个个都话我孤寒,吝啬。”邵一夫冷哼一声。“这点我不否认。做生意,突出一个【算】字,这是我的宗旨。” “邹闻怀的做法,突出的就是有钱齐齐搵。这也是他能迅速发展起来的原因。也是为人津津乐道的原因。” “但系这种模式,有三大后患无穷的弊端。” “第一,利润。嘉禾好大一部分利润,都落到了合作的艺人手中。” 李逸点头附和。确实,虽然未来程龙,洪锦宝等人,均成为娱乐圈的巨富,个个身家上亿。 反观母公司嘉禾在94年上市后,总市值也只有10亿出头。
而邹老板在07年抛售掉所有嘉禾股票和债券,也只得到3亿港元。 与之对比,是邵氏巅峰时期370亿的市值,以及身价过200亿的邵爵士。 “第二。是这种合作模式,对合作伙伴的约束太宽松。想走就走得,而且每单个明星的离开,影响和风险都很大。” 邵一夫看得不可谓不准。在90年代,境外热钱大量涌入的后,依附嘉禾的一众卫星公司,纷纷转投他人怀抱。 洪锦宝在这两年,就会转投德宝。 而何冠昌的契子程龙,也会在90年代,同杨兽成合作开设自己的公司。 “第三,嘉禾没有成熟的演员培养系统。一旦当红演员过气,将在短时间内失去造血能力。” 邵一夫的这一番说话,如同响雷一般,打在了李逸的心里。 人人都说邵一夫老湖涂,吝啬鬼,邵氏将日薄西山。 但其实这只老狐狸看得比谁都通透。 在他看来,邵氏可能会输一时。 邵氏可以蛰伏,可以以退为进。 做生意如同打战,可以不计较暂时的输赢。 时间如大浪淘沙,最后能留下来的,依然还是邵氏。 “你想去嘉禾,赚一时的快钱。” “还是留在邵氏,参与这家百年企业。一起经历岁月时间的洗礼,笑到最后。” 邵一夫手中的拐杖缓缓地敲打着地板,声音规律而悠长。 没一下,都仿佛敲在了李逸的心坎中。 “那当然是留在邵……” 等下,李逸勐地晃了晃脑袋。 他望向邵一夫那双显露沧桑岁月的双眼,这老狐狸,是真厉害。差点就被他说服了。 “六叔,在商业谈判上,你绝对是香江数一数二的高手。”李逸苦笑道。 他稳了稳心神,随即说出自己计划已久的想法。 “六叔,唔知你有有听过valuatiomeism?” 邵一夫脑中快速滤过这几个单词。“你说的是?” “没错!我的意思是,对赌协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