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2002:自由系巨星_第142章 法网的特殊之处(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2章 法网的特殊之处(求订阅) (第1/2页)

    第144章法网的特殊之处

    PS:没拿冠军,有读者赞同,也有读者吐槽,我算是怕了,今天我剧透一点,以及我给出的理由。

    ……

    这几日陈然的行程很匆忙,但同样也很充实。

    他婉拒了一些公司开业的剪彩邀请,基本只选择去一些学校参加活动。

    燕京的一些大学、高中、初中,甚至小学都留下了陈然的身影。

    他甚至还亲自下场指导这些学生们练习网球,表现得非常亲民。

    校园,一直都是陈然最为喜欢去的地方。

    天真懵懂的儿童,充满朝气的少年,以及风华正茂的青年,总会让陈然的心情不错。

    “你们的未来不一定要成为职业球员。”

    “但我相信网球是一项健康又阳光的运动,希望它可以伴随你们的一生。”

    陈然也热情地向学生们灌输着自己的想法。

    其实对于那些高中生还有大学生而言,观察着陈然,心情尤为古怪。

    对方明明和自己同龄,甚至比自己还小,但竟然已经取得了如此耀眼的成就。

    还有一点就是陈然非常健谈,他的谈吐和阅历似乎超过了他本身的年龄,难道是网球运动让他提前早熟了起来?

    “离开校园之后,我才发现自己挺怀念在校园的日子,我甚至为此推掉一些商业活动。”陈然微笑着打趣着,“或许我的经纪公司会少一些收入,希望你们不要纠结……”

    他的身后,几个IMG公司的工作人员苦笑不已,连忙摇手。

    如今已经跻身为亚洲第一网球手的陈然,在选择上已经有着很大的自主权。

    他选择去校园,而非去给那些公司开业剪彩,对经纪公司而言可能会在经济利益上有所损失,但他们也只能尊重陈然的决定。

    就像陈然本人不愿意给网络游戏代言一样,经纪公司也无法勉强。

    在澳网四强之后,陈然和经纪公司之间,他已经是绝对占据主动的一方。

    陈然非常享受这种自由,这也是他选择网球的原因。

    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没有人能够约束自己。

    学校现场,那些闻风而动的学生或者球迷们围堵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的汹涌人群甚至比机场还要夸张。

    具体人数几乎无法统计,而交警不得不抵达现场维护秩序,否则下班高峰期即将到来,本来就堵塞不通的道路就要雪上加霜。

    离开学校后,陈然去了央视大楼,准备录制一次专访节目。

    如今的央视办公大楼还是老式的,大名鼎鼎的“裤衩大楼”还在建造当中。

    令人意外的是,球迷们不知道从哪里得到消息,居然又早早等候在摄影棚外,尽管人数没有那么夸张,但四五百人热闹景象依旧将摄影棚入口处围堵得水泄不通。

    陈然表现得非常豁达,也很热情。

    他在进入摄影棚之前停下脚步,和球迷们进行简短交流,签名合照的亲切球迷待遇之后,还亲口表示了感谢。

    “陈然,我总感觉和我们华夏许多传统的运动员有些不一样?”有个年长的球迷如此说道。

    “或许是网球运动会提升一个人的魅力。”陈然滴水不漏地回答着。

    他的打扮也很青春时尚,一身白蓝交间的耐克羽绒服,然后配一件牛仔裤。

    “网球运动员就像衣架子,穿什么都很好看啊!”这是现场球迷们的感叹声。

    在节目里,陈然和詹俊、胡力涛等人轻松愉快地聊着。

    他表达了希望网球可以在华夏流行起来的愿望,也展望了即将和华裔球星张德培的合作,也聊起了短短半年时间翻天覆地的变化。

    央视有不少平时关注体育的主持人都主动和陈然合影留念,有那位几年后会高喊“意大利万岁”的黄健翔,还有那位动不动喜欢装深沉,教育网友的白岩松。

    “嗯……至少2003年的小白同学,说话爹味还没那么重,可能一个人高高在上惯了,心态就会发生变化。”陈然在心里嘀咕着。

    至于黄健翔,陈然也必须承认此人的确个性十足,这也为何他会在那么多足球解说员当中脱颖而出。

    其实陈然对他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世界杯那场,而是在解说雅典奥运会男子足球三、四名决赛时,脱口而出:“大家都快去看刘翔的决赛吧,这场破球赛没什么好看的。”

    在央视采访期间,陈然还通过工作人员知道了澳网的结果。

    毕竟在这个年代,他的手机还不能上网,想知道比赛结果只能通过电视台,或者打开有网络的电脑。

    “这一届的澳网冠军是费雷罗,你意外吗?”詹俊笑着问道。

    西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