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赛后热浪 (第2/2页)
我是走不到这一步的。我知道,每一个人都努力着想捧起那座奖杯,我也不例外。” 随即他平静地望着摄像头,也等于通过央视的转播画面,面对着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 “我明白虽然亚军也是一个很好的成绩,但亚军终究只是亚军,和冠军所带来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两后,我希望全国观众都能为我来加油。” “即使我身处遥远的罗兰加洛斯,依然能感受到你们的能量。” 陈然太会了,可他明明才十七岁啊。 这谈吐、这口才,几乎完爆那些20多岁,甚至30多岁的运动员。 商业价值不可限量啊! 央视知名主持人白同志开始抢话筒了,主动和陈然连线。 “陈然啊!刚才我们几个人在讨论你打入法网决赛,对整个华夏体育意味着什么?我们想让你这个当事人来一下。” 不愧是央视,总喜欢动不动整一些高大上的话题,这让陈然也感到有些无奈。 但碍于央视的面子,他不得不配合。 毕竟这是国家电视台,普通人想要得到央视的采访,哪怕是亿万富商都得求爷爷,告奶奶,托关系,找门路,动用各种关系才能得到机会。 但到了陈然这里,是央视主动动用各种资源来宣传自己。 的确,陈然如今取得的成就,足以让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这样的官媒主动来讨好自己,但换一个角度,双方也是相辅相成的。 如果陈然一副高高在上,动不动就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姿态,即使你成绩再夺目,也会被那些官媒所反福 这可不利于自己的形象。 陈然还想借官媒去宣传网球呢。 网球在华夏的热度虽然还不及足球、篮球,但对比其他球类项目,至少在青少年当中的受欢迎和关注程度,已经超过了排球、乒乓球,以及羽毛球。
试想一下,如果是一个棒球、橄榄球或者高尔夫球的华夏球员取得类似陈然的成就,华夏的各大官媒会如此兴师动众吗? 那可未必,华夏的官媒有自己喜好和偏爱。 比如在陈然穿越而来的2023年,有一个叫张志磊的华夏拳击选手拿到了重量级过渡拳王。 这放在西方体坛是一个相当重量级的荣誉,但华夏官媒对茨报道寥寥无几。 热度甚至比不过吴易拿到一个区区atp250赛的冠军。 要知道吴易刚夺得达拉斯巡回赛冠军时,不仅许多官媒争相报告,连他时候的球友都被挖出来了。 官媒对于网球运动的偏爱,由此可见。 许多人虽然嘴上会所有运动之间是平等的,但现实却是截然相反,比如足球运动一枝独秀的地位和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即使所有其他运动捆绑起来也比不过。 幸亏选了网球啊! 陈然暗暗嘀咕了一声。 这个时代,华夏足球迷的数量是断层领先,远远领先其他运动。 不过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国足每况愈下,加上姚明在nba的出色发挥,会有不少足球迷心灰意冷之下,转换阵营成为了篮球迷。 当然,大多数人是双栖球迷。 世纪之交,可是争夺球迷群体的大好时机啊。 于是,陈然在装出一副经过“深思熟虑”的样子后,缓缓回道:“对华夏体育意味着什么?我希望自己是一个先驱者,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华夏运动员在世界瞩目的体育项目里,取得优异成绩。” “其实……我有一些孤单。毕竟在atp巡回赛上的舞台上,只有我一个人在孤军奋战,我希望看到更多华夏球员身影。” “另外,我觉得……其实我依然认为我打入法网决赛的意义,还是比不上两年前国足闯入世界杯,那才是举国关注啊。” 他略带风趣地回答,也让央视直播间里的几个人会心一笑。 白同志也是一个足球迷,便开口道:“国足球员们,你们听到了吗?希望陈然闯入大满贯决赛的光辉事迹,能够激励到你们。” “不过如今的华夏,有不少球迷既看足球,又看网球,这一点和欧洲球迷很相似。我相信到了决赛,许多华夏的足球迷都会给你来加油。” “好,我也非常期待。希望我们共同努力,为我们华夏的体育去赢得更多的荣誉。”陈然笑容灿烂,对着镜头竖了竖拇指。 此刻,燕京时间已经到了夜间十点,但整个国家几乎都沉浸在莫大的喜悦当郑 世纪之交的百姓们是淳朴的。 对于整个华夏而言,陈然打入法网决赛给民众带来的激动之情,应该仅次于2001年华夏男足闯入世界杯。 但区别在于,华夏男足在世界杯里糟糕的表现,让民众们燃起的热情又突然熄灭,而陈然在这个夏所带来的网球之火,却是越烧越旺。 姚名虽然在nba表现尚可,但他毕竟在为一家美国的俱乐部打球,而在带代表国家队比赛时,并没有取得过什么荣誉。 陈然的优势之处在于,网球作为个人运动,他无论是参加巡回赛,奥运会,大满贯赛事,可以看做是个人,也可以看做是代表国家。 网球运动是不像足球和篮球那样,将俱乐部和国家队那么明显的区分开来,而是将个人和国家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 当第二的太阳在华夏大地缓缓升起时,《体坛周报》的头版头条便刊登了陈然的巨幅照片,并配文:无论法网决赛结果如何,陈然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华夏体育第一人。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