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2002:自由系巨星_第355章 工会副主席和华夏二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5章 工会副主席和华夏二哥 (第2/2页)

出现了华夏男子网球选手的身影,这倒是让不少华夏球迷来了兴趣。

    四大满贯的资格赛有三轮,而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的资格赛有两轮。

    另外从今年起,“阳光双赛”正式升级为超级大师赛,拥有高达96个正赛签位。

    如果以打满全部比赛来计算的话,前32名需要打满6轮,而其他人则需要打满7轮,这已经和大满贯赛事差不多了,唯一的区别在于大满贯的比赛是五盘三胜。

    意外之喜发生了!

    22岁的华夏小将曾少眩连赢两场,竟然破天荒的打入了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的“正赛”。

    这是有史以来第二个参加大师赛的华夏选手。

    比起当时陈然的风淡云轻,曾少眩则是激动地跪在地上掩面而泣。

    “我终于能够参加大师赛了!”

    “我没有浪费这张外卡。”

    “感谢华夏网协,也感谢陈然!”

    的确,以曾少眩世界第291的世界排名,如果按排名来的话,他哪怕是大师赛的资格赛都排不进去。

    不过曾少眩通过华夏网协和赞助商的运作,成功拿到了一张资格赛的外卡。

    正赛外卡?

    那不用想了,肯定只会留给本土的美国选手。

    一张资格赛外卡已经弥足珍贵了。

    但是资格赛外卡虽然珍贵,但比赛的奖金却少的看可怜,才1000美金出头一点。

    一般球员是不太愿意为了打资格赛而长途跋涉,这显然是亏本得买卖。

    大师赛的奖金虽然还算丰厚,但和大满贯比起来还是有着天壤之别。

    两轮资格赛决出8个名额,也意味着有32个人来争夺,这太残酷了。

    如果换做以前,华夏网球协会肯定不会派出运动员。

    毕竟这一来一回的成本太高了,这也是为什么在陈然之前,经常有华夏球员出现在四大满贯的资格赛上,但在巡回赛上基本不见踪影。

    主要还是经济成本问题。

    因为大满贯的比赛,哪怕是资格赛都有上万美金的回报,非常可观。

    可是巡回赛如果只打资格赛,甚至哪怕一轮游的话,对于大多数球员而言是严重亏损的,除非是在本土举办。

    如今因为陈然的蝴蝶效应,华夏网球协会的经费充足了。

    所以他们也尝试着让旗下球员多多参加大师赛这种级别的比赛。

    如果一年只参加四大满贯的资格赛,或者偶尔去打打挑战赛,几乎很少参加巡回赛的话,你的职业生涯很难有太大作为,基本算废了。

    陈然看着激动地热泪盈眶的曾少眩,也不禁感慨了一下。

    在他横空出世之前,能留给华夏网球选手的舞台太少了。

    基本上都是ITF举办的低级别比赛,几乎很难出现在巡回赛的舞台上。

    这才是导致华夏网球落后的原因。

    你缺少和高手切磋的机会。

    所谓臭篓子下棋,越下越臭。

    好在,如今一切都在改变。

    随访的媒体还给曾少眩一个新的称号:华夏二哥。

    当曾少眩激动自己闯入大师赛正赛时,正赛的比赛签表也下来了。

    陈然发现自己的对手不是别人,正是瑞士花裤哥“瓦林卡”。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