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二章 苏凡要大显身手 (第2/2页)
时苏凡会主动找他谈。 夏雪直到年后都没新的工作任务,可能会在苏凡这里多住一些时间,可以充分的享受假期的悠闲生活,只是苏凡没有太多的时间陪着她,白天要上班,晚上的课程倒是不用去,但也要接张慧敏上下班,不过夏雪也是不管怎么忙,一个人都过的很悠闲,看百万\小!说,听听歌,偶尔来了灵感还会自己凭着感觉创作上一会。 考察团已经回国内已经有一周的时间了,张慧敏知道夏雪来了就很少与苏凡交往,不过苏凡还是每天上下班、上课下课都会去接送她。 江瑜刚刚回来苏凡就将他的新规划交给了她,让她根据大纲把他的思想扩展一下,江瑜看着苏凡不禁撇撇嘴,都是一些关于市政建设的,劳动湖的改造,建北区建北桥老旧城区的改造,还有防洪堤的修建,他不会是也要搞一些面子工程吧。虽然心里想着她却是没开口,她怎么会知道苏凡这劳动湖的改造计划是会造福全市人民的呢,又怎么知道防洪堤的修建在九八年大洪水来临之时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呢。 苏凡做这个也是破不得已,在市里多数人都去旅游时,他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了,工业区的规划市委书记和市长都不支持,就连一开始对此表示支持的省长都没了兴趣,他此时只能做这些看得见的利民工程。 江瑜还在帮着苏凡写文件的时候,位于富区的医学院就从下边递上了文件,表达了想要搬到市区里的请求,主管文教的齐跃军听了就微微蹙眉,不过苏凡倒是支持,之前在富区可是有一个国家重点院校已经因为市里不给拨款不给批地,一气之下就搬到华北的沿海城市,若是当时的政府领导人开明,那重机学校也不会远走他乡落地生根,一所重点大学几万人口养活的可不只是学校里的老师,这是能带动一块经济发展的。 所以在苏凡听到医学院想要在市内落地生根之后,就表达了自己的支持态度,在其他人听了苏凡的阐述之后,虽然是微微动了心,但是卢铁峰和麦倍林都还没有发话也就都不开口。 卢铁峰自从考察团回来之后,就连上班都很少了,一九九五年第一个月的常委会议上他也没有多说什么,一切似乎都是麦倍林在掌握着大局,看来麦倍林说的都是真的,他是真的要退下去了。 苏凡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然后就等着麦倍林说话,会议的最后大家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麦倍林才不紧不慢的说道:“其实我也同意医学院的迁址,可是现在市内也没有好的位置啊!” 说话间麦倍林就看向了苏凡,苏凡就笑着把自己归纳的建北区老旧城区的改造计划的初稿给了他。 建北区建北桥附近的老旧城区还都是成片的小平房,有一些房子还是日本在侵略战争时候留下房子,每到下雨下雪都会有不少的房屋遭受灾害,不是漏雨就是被雪压塌,老城区内道路拥挤,泥泞不堪,车子进去想出来都找不到好的转弯方向,苏凡之前去看过几次,第一次是开车过去的,结果雨天被陷了进去,第二次晴天可是回来却找不到出口,也无法转弯,第三次去的时候也只能将车子停在外边步行进去。 “这可是个大工程啊!”看着苏凡的初稿麦倍林就挠头,这些东西都是他不敢想的,建北区那片老城区的人口可是有十几万人口,这旧城改造的安置工作还真是不好做。不过相对苏凡的那个庞大的工业计划,这个工程还是简单的多。 苏凡笑着从本子里拿出地图,摊开摆在桌面上笑说:“老城区改造,可以按照市民的要求,他们要是要房子就按原有住房面积的15倍给予分配住房,不过在未建好之前就要自己想办法了,这一片老城区经过改造之后,容纳原有的这十几万人还是绰绰有余的,余下的地可以批给医学院,从中华路北侧,实验高中的东侧,一直向北规划到建北老城区的部分区域,这一片区域也不比鹤乡市大学小。两所大学都临着劳动湖,环境优美也比较适合学生学习。”苏凡一边比划着一边说道。 “你的想法是不错,可是我们市里可拿不出那么多的钱,再说这劳动湖可不是风景优美的地方,据说那附近住的人每年夏天都不敢开窗。”麦倍林听着虽然有些动心,但是这样规划下去的话那资金可就无法想象了。 “资金的问题麦市长先不用考虑,这是我对劳动湖的改造建议书,早就想好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提及。”苏凡又把初稿给了麦倍林。 麦倍林就不禁咧嘴苦笑了一下,还没看呢就笑着说:“小苏市长,看来你早就想大干一番了吧?” “我这也是迫不得已,开发区的规划暂时没有支持,我也只能搞这个了。”苏凡无奈道。 见苏凡这么说,麦倍林只是一笑,心道:看来这事我还真得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