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母情深_第二十六章 呕心沥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 呕心沥血 (第1/2页)

    母亲仍然忙碌,也为儿子明经常生病发愁。明一出生就是个瘦弱的孩子,免疫力低下,经常感冒发烧,哮喘厌食。明从小受到重视,家人呵护备至,唯一的男孩嘛!俗话说:偏吃的不胖,偏染的不上。你越上心,他越生病。父母四处求医,南北二京跑遍了,药吃了不少,药锅子不倒,但是收效甚微。后来一次偶然机会,有人介绍一个偏方,说:“偏方能治明的病,不妨试一试。”偏方是:将新鲜的鸡内金洗净焙干磨碎,再配上茅房里的蛆虫,同样洗净晾干研末,两种东西搭配,每日十克,开水冲服两次,服用半年。母亲对父亲说:“偏方也能治病,试一试吧。”父亲说:“新鲜的鸡内金可以去烧鸡店买,茅房的蛆虫怎么办?”母亲说:“只要你同意,具体劳作过程,你不用管。”

    中药店本来有卖鸡内金的,可是母亲要绝对按照偏方去做,隔两三天就去烧鸡店买新鲜的鸡内金,回家洗干净焙干。偏方中特别指出要用茅坑里生的蛆,这东西没卖的,母亲自己去茅厕捞。

    过去城市的茅厕是用砖头垒墙,露天,面积有两三平米,中间是埋在土里的一口缸,缸口上搭两块石板就是茅坑。

    夏天茅厕里苍蝇很多,苍蝇在粪便上滋生蛹蛆。天气越炎热繁殖越快。母亲往往在午饭后,拎着小桶拿着笊篱去茅厕,看着茅坑里蠕动的白蛆,母亲小心地下笊篱,耐心地一下下地捞。太阳当头火辣辣地晒着,绿头苍蝇在身上飞来飞去,粪便臭烘烘的。母亲头上的汗水顺着头发往下滴落,衣衫湿透了。她恶心呕吐,一阵一阵头晕目眩。可是想到儿子的病,想到蛆是治病的药,她忘掉了身处何地。无暇顾及周围的一切,眼睛盯着蠕动的白蛆,恶臭扑鼻,她屏住呼吸,趴在茅坑边上伸直胳膊一下一下地捞……

    为了多备些干蛆冬天使用,她到一户近邻家,找到那家妯娌二人,说明想去她家捞蛆虫的事情,老大说:“大夏天趴在茅坑边恶心不?听个偏方你就认真啦?”母亲说:“明吃过很多药不管用,用偏方试试吧,鸡内金吃了助消化,蛹蛆脏,洗干净,没有毒。”老二说:“看着明长得像黄豆芽一样是可怜,可是你不想一想自己,大夏天的,臭味熏得头晕目眩,中了暑,一头栽到茅坑里,咋办?”母亲说:“看着一个病孩子,想着他是李家的独苗,我顾不得自己了。”她俩说:“你找个佣人来干!”母亲摇摇头:“我是救子心切,人家不沾亲带故,干这等肮脏的活儿,强人所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吧。”妯娌俩听了很受感动,她家的茅厕在房后山,她们答应,等母亲提着小桶来的时候,她俩就站在离茅厕不远的树荫下,替她放风,以防有人冒然入厕。

    母亲在茅厕捞蛆虫后,拿回家直接放在后院,不敢让别人看见,恶心人。然后用水洗干净,再用开水烫,不烫死蛆虫到处爬呀!之后摊在竹席子上晾晒,干透了再用石臼捣成粉。这一系列的活都是母亲自己干,她怕别人看见,嫌肮脏,更怕明知道了,他来个坚决不吃,岂不前功尽弃?

    母亲把三个漂亮的瓷罐放在搁板上,一个罐子里是鸡内金粉,一个罐子里是蛆虫粉,一个罐子里是白糖。每天母亲用一个小勺从三个小罐里各舀一勺,放在小瓷杯子里,用开水冲至小半杯,让明喝下,一日三次。每天吃“药”,明有时候不想吃,不耐烦地问:“这是什么药?怎么有腥味?”母亲说:“这是最最贵重的药。是药都有味,冬虫夏草用开水冲,就有腥味。”母亲小心哄着明喝半年“药”,他的病奇迹般地好了。鸡内金开胃消食,蛹蛆是高蛋白,也许这个偏方真管用,也许母亲的大爱感动了上苍,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吧。

    在母亲精心调养下,明身体慢慢健壮起来。个子长高许多,肤色由黄变白,大眼睛炯炯有神,一扫病容,摘掉“黄豆芽”的帽子,长成一个英俊少年。

    大姐英十七岁,已到婚嫁的年龄。她身高一米七五,个子高,对象不好找。媒人介绍几位,都因身高不般配没成。后来介绍城东的一家,家境一般,弟兄三人,这人排行老二,他老实本分,长相不错,高高的个子,与大姐的身高长相般配。父母和英商量,英考虑两人般配很重要,于是同意订亲。英没有少给后娘下绊子,没有少在奶奶面前告状。给英cao办嫁妆的时候,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