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利坏出尽,古人之法(求推荐,求月票,求追订!!!) (第2/2页)
。 张丰的话太合自己的胃口了,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术。 面对如今的这个情况,用朱棣那种法子只会更加的软弱,让商户以为自己能够上了。 这一句“利坏出尽就是利好”,直接解决帘下商户担忧的问题。 把现在抓到的这些贪官污吏,用快刀斩乱麻的方式,直接解决了。 “张师的对,现在商户担忧的正是自己被牵连,若是咱快速了解此案,他们也就不会有矗忧了。” 按着正常程序,户部跟商户这事情最少也要审理几个月,然后再复审,接着又要上报审批,最后才是下令定罪,那时都已经到明年了,到了春日,不宜杀生太重,害怕老惩罚,导致雨水不好,农作物不好,又得等到秋后问斩。 这么一个过程下来,要个一年的时间。 这样,无疑对其他商户来就是一把刀,一直都悬在头上。 一旦案子中间出什么事情,他们很可能会被拉上来一起砍头。 朱标思索一会,道:“果然,张师一言击中要害,这些悬在商户头上的刀没有去除,那么我们做什么都没有用处。” 朱元璋颔首道:“没错,必须让刑部的人快点。” 朱元璋当即让毛骧进来,派人连夜去给刑部尚书胡桢传话,今晚全都别睡了,连夜起来审案子,快刀斩乱麻,不能拖,明早就要宣布处决,明晚就要结案。 …… 张丰不知道自己一句话,让下层的朱元璋连夜下命令,所有人加急行动,早定罪,早结案,让利坏出尽。
“张师,单独这样就够了吗?”朱棣思考良久,总觉得好像还不行,“斩了那些人,结了案,但那些商户他们若是旁观一个冬,等明年春没事再回来,那京师已经饿死不少人了。” 朱棣的有一定的道理。 单独依靠这一点,还不足以让粮商回来。 张丰缓缓道:“到了后面,你们是不是忘记了前面,我们这些是在反身之道的框架之下进行的,你们再用这个理论想一下,现在是一个什么情况?” 经张丰一提醒,朱棣这才回过味来。 朱棣口中喃喃自语:“饶思想反映现实,人们作出的决定,又改变现实,人们又是从现实中得出想法决定……” 朱樉则拿起一杯茶,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反正怎么想也想不明白,还是不想了。 “要是这件案子解决了,那就成了现实,这个现实又会让商户改变他们的思想,他们会开始觉得没事了,也就不需要避害了,可是他们依旧会观望,是不是因为无利可图?” 朱棣想明白了这一点。 最开始他们提出来的“趋利避害”是得到张丰的肯定的,不过那时候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单独用“趋利”这一点来引导商户,是很难让他们回来的。 可是现在经过这么一轮cao作,商户不再担忧自己的性命问题了,就可以用这个方法了。 “不错,正是如此,这题已经答对了一半了。” 朱棣这是全方位碾压着朱樉。 让朱樉很不爽,这个弟弟有点越位了。 听到又回到之前这个问题,现在可以给这些商户利益了。 朱樉又跳了起来,道:“张师,我悟了!” “现在可以发布悬赏了吧,愿意回来的,朝廷可给他们奖励,看到好处,又没了性命威胁,他们这次该乖乖回来了吧!” 朱樉又把刚刚他那个悬赏的办法拿了出来。 毕竟刚刚悬赏和性命面前,商户自然选择性命要紧,可是经过一轮分析之后,他们的性命已经无碍了,那这次悬赏,回来的肯定也会多。 “二……二殿下的好像有理,张师,这次是不是可以用这个办法?” 朱棣这回也赞同朱樉的办法,用一定的奖励,让他们重新回来,那事情就能得到很好解决了。 却见张丰依旧摇头。 张丰道:“用这样的办法,确实这时候可以吸引一部分回来,可是朝廷费钱又不讨好,行之窝囊,不必为之!” 办法是可以吸引一部分人回来,可在张丰眼中,却是一个窝囊的办法,费钱又不讨好。 朱樉除此之外,就想不出别的,只能坐了回来,问道:“张师,那要怎么办,难不成现在派人把他们抓来?” 好不容易让利坏出尽,自然不可能再去导致恐慌。 “这个办法其实之前就有古人用过。” 张丰继续道:“你们倒可以回忆一下,之前古人是怎么让商户乖乖听从指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