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栖霞派的新址 (第2/2页)
里特有的小气候,峡谷中正细雨绵绵,峡谷外方阳光朗朗。 走在步道上,头顶的林中不时有红嘴鸥与大杜鹃飞过,道旁山边更有兰花飘香——峡谷的气候正适合挑剔的兰花生长,寒兰、建兰、君子兰与素心兰随处开放,惹得三人不时驻足观望。 山谷中格外宁静,只听脚下水声潺潺,不闻世间人声嚷嚷。很有些“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景区里有一条淹没在林子里的碎石小路,虽然不起眼,但却是“万里晋商茶路”的故道。 据说,经由这条路,当年由山西南下的晋商马帮、车队通过人挑、肩扛、马拉的方式将武夷山茶叶运出福建,再经由陆路,将福建的岩茶运到最北方的中俄边界,通过欧亚大陆桥运往欧洲。 在谷中流连了好久,三个人都不舍得离开,特别是陈思和李青山,站在谷中竟产生了一种“宠辱皆忘”的感觉,陈思更是暂时的把多日来紧张与烦恼抛在了脑后,尽情的呼吸着谷中沁凉的空气,很有些不打算走了的感觉。 这里是一个旅游景区,但面积广大,并不影响在此处修建一座寺庙,如果设计、施工得法,或能做到“人给自然增色”的效果。 环境、格局、交通的便利性三个人都很满意,所以最终决定,栖霞派的新址就选择在这里,具体地点的确定要等地质勘测和环保、设计等部门商议后才能确定。 选好了地址,三个人都很高兴,李青山的兴致更高,所以又提出到松鹤道长的现住址去看一看,不过被陈思挡了架,他说马上有急事要赶回市里,故此没能成行。 其实陈思并没有什么非要急着办的事,他只是不想让李青山知道师傅那个山顶洞的具体位置,他想留着将来还有大用。 虽然李青山并不算什么外人,但那处隐秘的地方,越少人知道越好。 好像有什么默契,陈思刚刚拒绝了李青山的美意,他的手机就响了,是王潇打来的,让他快点赶过去。 从大安源到市区38公里的路程,还有一些难行的山路,一般人开车怎么也得四五十分钟,在电话里听出王潇的声音很急切,情急之下,陈思要过了方向盘,自己驾车,飞驰电掣般的驰向市区。 其他三个人坐在车上,心惊胆战的领略了一次枭龙战队的驾驶技术。 车子腾云驾雾般的一路狂奔,没到二十分钟,就驶入了市区。前方的道路有些拥挤,所以陈思招呼师叔松风一同离车,展开逍遥步法,几个晃身就不见了。 其实前方道路拥挤只是陈思的一个借口,因为他知道王潇在做什么,领着李青山过去有些不适合,所以他只好和师叔松风提前下了车。 在电话里听王潇的声音很是急切,可等陈思领着师叔松风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却看见王潇正优哉游哉的坐在沙发上喝着小酒看着电视。 这不没事找抽型的吗? 听他电话中那么急切,根本不容陈思细问的样子,以为他肯定有什么急事,所以陈思也没顾及问他,领着他的师父松风就来了。 陈思知道他在做什么,可来都已经来了,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再说谁让他如此优哉游哉的,却把自己搞得紧张了好一会呢,活该! 陈思也不给他打圆场,站在一旁看热闹。 这是在一处高档住宅区中的一套高档住宅内,看见陈思领着师傅走了进来,正悠然自得喝着酒的王潇差点被一口酒呛死,他一下子从沙发上蹦了起来,好像屁股底下有根针。 “师、师傅,您怎么来了?” 他一边跟师傅打着招呼,一边狠狠地瞪了陈思一眼。 从他的神色里,松风看出了一些端倪,所以他问王潇:“这是什么地方?” “这是,这是我一个朋友的家。” “你的朋友呢?” “他领着偏房出去旅游去了。” “偏房,什么偏房?” 既然看出了蹊跷,松风毫不含糊的一句句追问下去。 在师傅的一句句追问下,本想含糊过去的王潇不知道怎么回答了,因为大禹国实行的是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哪里来的偏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