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就较真,对面被我吓到报警!_第二百一十八章 入狱前培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八章 入狱前培训! (第3/4页)

    若是查证属实,并且宣判,便应当予以减刑。

    “这不是……给监狱拉人头吗?”

    刘桥听后,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自诩营销鬼才的他……

    总感觉这条规定是为了给监狱拉人进去的。

    和运营中的拉新、促活,十分相似。

    拉动新人进监狱,以免监狱里都是“老用户”。

    “第三,有重大发明创造,或者技术革新的。”

    这名律师瞥了眼刘桥,随口说道:“你这项估计没什么机会。”

    按照他对当事人的了解。

    刘桥做生意或许有一套。

    但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这块,却是一窍不通。

    不可能凭借这一点获得减刑。

    “第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查证属实,应当减刑。”

    被告席。

    刘桥皱了皱眉头,疑惑道:“我是去坐牢的,怎么还有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机会?”

    这名律师笑了笑,解释道:“你第一次坐牢,还不懂监狱里的环境,到了监狱里,也是要工作的,不然谁都想去坐牢了。”

    在世人的眼中。

    坐牢都是包吃包住,只是被关押了而已。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坐牢。

    是一个针对自由的刑罚。

    且附带了诸多“折磨”。

    首先。

    每天固定劳作,早晚作息,和工厂差不多。

    其次。

    每天的饭菜白菜馒头,粗茶淡饭,很少吃rou。

    再者。

    在监狱里,还限制了相应的消费,更像是苦行僧。

    要是监狱的待遇非常好的话……

    那些不思进取的人,估计都想去坐牢了。

    “所以,你进监狱后,还是要进行劳作的,有踩缝纫机的,有编织麻袋的,有安装圆珠笔的,有拉数据线的,有生产药品的……”

    刘桥听到“药品”两字,眼神再次一亮。

    这好像是他的老本行。

    “在生产劳作之余,你们平时也是可以凑在一起打牌、看杂志、听歌的。”

    这名律师接着说道:“如果在这些过程中,遇到了某些意外,你见义勇为,舍己救人,也可以获得减刑。”

    监狱里。

    并非是枯燥的劳作。

    “下班”之后。

    犯人也是有一些自由活动时间的。

    三五成群。

    打牌的打牌,看书的看书,听歌的听歌。

    “第五点,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同样能获得减刑。”

    刘桥听到这里。

    忍不住追问道:“我在监狱里,还能遇到自然灾害?”

    如今宣判已下。

    他即将入狱。

    为了能早日出来,他虚心求教,竖起了耳朵。

    试图将这些减刑的方法,全部记在心上。

    进去之后……

    他就无法再得知这些有用的“知识”了。

    “当然,地震、海啸、泥石流之类的灾难,还是很常见的。”

    这名律师点了点头。

    继续为当事人做着入狱培训:“以前也经常发生过地震、泥石流导致监狱垮塌,大门冲毁等情况。”

    “冲毁大门?”

    刘桥再次咽了咽口水。

    大门都冲毁了。

    还要什么突出的抗灾表现?

    他觉得,正常人的第一思维就是逃跑。

    “你别想了,每个监狱的附近,都考虑过自然灾害的情况,有着严密的防卫。”

    这名律师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警告道:“就算侥幸逃出去了,在天网监控密布的情况下,很快也能抓捕归案。”

    几十年前。

    科技尚不发达。

    所以每次地震,都有许多犯人趁乱逃跑,逍遥法外。

    但如今……

    科技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几乎不存在越狱逃跑成功的情况了。

    刘桥讪讪一笑。

    也打消了这个心思。

    且不说能不能逃掉,光是自然灾害这一项,就可遇不可求。

    “那……如果别人越狱,我把他抓回来,算不算有突出表现?”

    随后。

    他想到了一点,又请教道。

    这名律师点了点头:“这个当然算,但别人也不是傻子,越狱成功率低,一旦被抓住,还要再加几年刑期。”

    即便是在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越狱,也触犯了脱逃罪。

    脱逃罪,指的是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从羁押、刑罚执行场所或者押解途中逃走的行为。

    只要主观意愿上试图逃脱,且有逃脱的行为,便构成了此罪。

    一构成……

    便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刘桥听后,若有所思。

    目光闪烁了一下。

    这个律师说的没错。

    一般人也不敢随便越狱。

    但……

    他这个人,就是喜欢琢磨,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

    开药店的早期,也没有什么生意,门可罗雀。

    为了增加营收。

    他左思右想,才找到了扩大销路的方法。

    事实证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