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二章 流言蜚语,偷瓜村出名! (第2/4页)
/br> 经过了短短几个小时,他们的情绪都有了极大的变化。 显得十分低沉。 因为…… 从和家人的交谈中。 他们得知,周围的村子都将他们赵家村称之为偷瓜村。 对于他们姓赵的…… 开口闭口,都称之为“偷瓜的”。 据说他们家里人去镇上市集里,被其他人认出来,都在戳着脊梁骨吐槽。 “三哥,咱们村的名声这下是彻底毁了,俺家地里种的菜,拿到市集去卖,都没人来买。” “是啊,我儿媳今天去买鱼,老板看到她,直接说不卖给她。” “我今天的小三轮坏了,去镇上修,可修理店的老板愣是说不做我的生意。” “到底是谁在污蔑我们村?” “……” 众人望着赵德柱,气得脸色铁青。 这一下午。 他们净受气了。 有的人去了趟镇上,亲身感受了其他人对他们村的“区别对待”。 说的是他们村专门出小偷。 有人看到他们,甚至直接将钱包手机都捂的严严实实的。 生怕被偷。 虽然他们脸皮很厚,对名声什么的不太在意。 但…… 现在他们赵家村的名声,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村的日常生活。 偶尔买个菜,老板都不卖给他们。 他们种的菜,别人也不买。 家里电器、车辆坏了,修理店也不给他们修理。 反正每个人提起他们…… 第一反应就是小偷! “这事……肯定是那两个丫头片子干的!” 赵德柱听后。 紧咬着牙,神色阴沉。 在乡下和镇上,风言风语传的最快。 而编写关于他们村的坏话…… 必然是一传十,十传百。 现在几乎镇上的人都知道他们村是个小偷村,专门偷瓜,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 “三哥,你是不知道啊,我孙子从镇上小学回来,跟我说他们班的同学都不跟他玩了。” “我孙女也是,说什么不和偷瓜村的人玩,都排挤他。” “我孙子回家之后就在那里哭,说什么也不想去上学了。” “这事咋整啊?咱们怎么才能恢复名声?” “……” 众人纷纷抬头,凝望着赵德柱。 到了这一刻。 他们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想要在赵家村继续生活的话…… 他们必须要挽回赵家村在别人心中的印象。 镇子上有几十个村子。 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屁大点的事,第二天全镇都可能知道了。 这才刚开始。 再发酵几天…… 周围村的人,估计都不会再挨着他们了。 毕竟…… 谁都怕被偷。 现在他们出门看到其他村的人,都有些面红耳躁,抬不起头了。 就偷个瓜而已。 导致事情演变成这样,完全出乎了他们的预料。 “三哥,咱们……今天还要不要去剪瓜苗了?” 忽然。 几个老人面面相觑,问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现在想要给赵家村恢复名声…… 唯一的方法,只有争取胡问凝的原谅,让她公开声明,为他们说话。 若是再去剪短瓜苗…… 指不定镇上又会流传出什么难听的话。 “这……” 赵德柱愣了一下,也想通了这一节。 不管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 现在再剪短瓜苗…… 只能发泄一下。 于事无补。 他们村的处境,还是没有变化。 想到这里。 他半蹲在地上,狠狠嘬了一口烟。 脸色低沉,眉头紧锁。 事实上。 他对所谓的法院开庭,并不在意。 可赵家村的名声…… 却让他们整个村都抬不起头来。 除非他们举家搬迁,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要不……咱们找那个姓胡的道歉?让她原谅咱们?” 再接着。 又有老人提出了一个建议。 但却被众人瞬间否决了。 胡问凝两人的态度,在派出所里就表现的很明确了。 根本不打算走和解。 “要不咱们找律师吧,听说这种编别人坏话的做法,构成了诽谤罪,他们诽谤咱们整个村子,我们可以反手告他们!” 最后。 又有人根据一知半解的法律知识,提出了新的建议。 这个建议一出…… 立即赢得了众人的赞同。 “不错!就这么干,反正咱们也要上法庭了,是该请个律师。” “他们这么污蔑我们村子,害得我们被其他人区别对待,我要告死他们!” “谁认识律师的?咱们要不要去一趟城里,找下律师?” “这两天谁受累一下,去城里打听打听?” “……” 一番商议之后。 众人都放下了手中的剪刀、砍刀。 准备动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在他们看来。 这种污蔑了他们整个村子的行为,严重涉嫌了犯罪,比他们偷几个瓜重多了。 他们就拿了几个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