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那莽夫,要班师回朝了 (第2/2页)
br> 不好猜,不敢猜啊。 嘴角一瞧,似乎猜到了满朝文武的内心,快速的浏览一遍捷报,庆元帝的身子都在颤抖。眉宇间难掩喜色:“诸位爱卿,为何一言不发?” 为何一言不发? 不敢啊... 杨清臣还没有归班呢,连忙跪倒在地:“恭贺陛下,漠北大捷,从此北方草原之患,彻底解决!臣建议,下旨诸葛山基,漠西加建九十九城。” 诸葛山基要是知道杨清臣此时所奏,必然跳脚大骂:我感激你啊,感激你祖宗十八代,感激的老夫,都想要把你祖宗十八代的骨头挖出来鞭尸感谢。 沃特酿都被贬黜京城了,你还拿老夫说事? 你是想要弄死我? 彻底断绝我归来之路对吧。 再加九十九城? 你妹! “恭贺陛下,漠北大捷,草原之患彻底解决!” “恭贺陛下...” 满朝文武跪伏在地,一开始这种恭贺还不算齐整,慢慢的齐整起来,声音直冲云霄。 “哎。” 庆元帝内心一叹:“都学乖了,朕想要挑毛病,找错误,贬谪几个无用之徒,都没有了借口。以后再找机会吧。” 以前,朕的朝堂不是这个样子的。 群臣,没有这么乖的。 站起身离开,庆元帝朗声道:“这封捷报不用再读,朕告诉你们答案!” “呼...” 群臣长呼一口气,终于不再受折磨啊。 那莽夫的捷报,听起来很嚣张,嚣张的让他们胆战心惊,听起来就是折磨。
“平北县公吴发,单刀赴会,漠西汗帐,带领十个亲兵,赴宴漠西各部部汗宴席,生擒漠西诸部部汗与大将,是以...” 庆元帝眼角直跳,不看捷报,难以体会其中之凶险。 难以体会,那莽夫的狡诈,那莽夫的胆大。 庆元帝心情很舒畅,声音很响:“漠西诸部臣服,如今已经前来神京城。” 蹴鞠队建成了。 那莽夫捷报第一句:臣,九边巡检吴发给陛下报喜了,陛下的蹴鞠队完美组成... 群臣有些蒙蔽。 单刀赴会? 如此精彩? 陛下,要不您让郑秋,把捷报诵读出来吧。 这样搞的我们心里太痒。 大有一种似进非进,难解其痒,不上不下的感觉。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杨清臣高呼出声,原本趴在地上的身子,直起来之后,不断磕头:“自古以来,草原之患难以彻底解决,在我庆元一朝,草原臣服,建城漠北漠西,永为我大晋之国土!” “开疆拓土之君!” 杨清臣声音都颤抖起来:“历朝历代,我皇乃是千古一帝!” 这么不要脸吗? 文武群臣,不知道杨清臣这些话几分真几分假,反正现在杨清臣所表现,有别于以往头铁的性格。 如此恭维皇帝,尚属第一次。 真不要脸! 千古一帝?! 真会拍! 嗯,真卷! 真正的千古一帝,不会自己这么就承认的。 但是,皇帝陛下在位,大将取得如此辉煌战绩,皇帝捡一个现成便宜。那莽夫功劳再大,还不是皇帝有识人之明? 千古一帝,史书会这么记载的。 特娘的,不拍不行啊,不拍首辅位置不稳。 关键是,接下来绝对就是商议那莽夫功劳晋爵之事。皇帝亲自说出捷报结果,已经很明显告诉所有人,这次那莽夫出征,算是画上了句话。 那莽夫,要班师回朝了。 杨清臣,还是明白皇帝用意的。 果然,庆元帝叹息一声:“史书会有一个公平记载,朕愧对天下,没有治理好天下,愧对千古一帝称谓。” 群臣心中一颤。 要说不要脸,还得是皇帝啊。 史书会有公平记载,您后面那句话应该省略才对。 您那是间接告诉我们所有人,您就是千古一帝哇! “现在,平北县公,手下蒙古骑兵足足二十一万,而他手下大晋兵马只有一万,是以,为了安全起见,平北县公吴发绝对先班师回朝,整顿兵马。” 庆元帝慢慢坐下去:“诸位请起,商议一下吴发这次出征功过吧。”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