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霸王别姬》 (第3/3页)
我哪个地方跟这个程蝶衣像了??
林鱼登时就被干沉默了,这个剧本让林鱼彻头彻尾陷入了沉默。 并不是这个剧本不好,而是这个角色奇怪。 不是这个角色奇怪,而是要演好这个角色很难! 程蝶衣,《霸王别姬》男一号,陈凯割的巅峰制作。 放眼全国,大概是口碑前三的电影,艺术造诣大概有几层楼那么高吧。 这部电影的故事梗要其实非常的简单,贯穿了下九流职业里,戏子这个职业从民末到新华夏这个时代历程里的变迁。 男主程蝶衣,妓女的儿子,妓女养不了这个儿子,想送给戏班子。 但戏班子的人伸手一摸就知道,程蝶衣生有六指,根本不适合唱戏。 她母亲背着程蝶衣出去,寻来一把刀,一刀就剁掉了程蝶衣多出来的那根手指,寓意着程蝶衣悲惨的一生的开始。 被送到戏班子里去的程蝶衣,性格安静的像个女孩,师兄弟们欺负他的时候只有几个师兄一直帮衬他。 程蝶衣一直渴望逃出这个戏班子。 在十二三岁那年,有贵人要来听戏,程蝶衣总是唱错戏,唱不准那一句“我本女儿身” 恼怒之下,一直对他最好的师兄用戒尺塞进他的嘴巴里,搅的满嘴是血。 最后,程蝶衣可以满脸柔媚,语气坚定的唱出,“我本女儿身” 从此,一曲绝唱。 但程蝶衣也因此性格扭曲,以当代术语来说,出现了自我性别认知障碍症。 去给大人物,一位公公献曲,公公很病态,猥亵了程蝶衣。 从此,程蝶衣的人性彻底扭曲到了极点。 一转眼,程蝶衣成年了,和师兄段小楼一起合演最难的京剧名曲《霸王别姬》,程蝶衣是虞姬。 两人成了京剧圈的“名角” 而程蝶衣一直痴迷自己的师兄段小楼。 但段小楼一个直男,只和青楼女子头牌菊仙眉来眼去。 整个电影《霸王别姬》从中段开始,充满着压抑的爱而不得,病态痴迷的扭曲。 程蝶衣对自己师兄的迷恋而不得,难以启齿的痛苦。 到两人渐渐中年,时代也进入到了不可明说的混乱年代。 反三俗时期,从家里搜到的戏物,成了两人最大的铁罪! 在人格百般的拷打和侮辱之下,段小楼接近疯癫了。 他供诉了自己的师弟,指责一切的罪责都在程蝶衣的身上。 从此,程蝶衣信仰倒塌。 电影的最后,呼应开头,两人垂垂老矣,在空无一人的大剧院里孤独的表演最后一次《霸王别姬》,最后一幕,程蝶衣拔剑自刎,呼应了几千年前虞姬的悲剧。 只剩下师兄一声悲鸣的“师弟!!” …… 这个电影怎么说呢,讲人话就是类似于言情苦情剧,还是耽美题材的,各种爱而不得,无法启齿,最后死于悲剧。 换个角度仔细想呢,其实又没那么简单。 它其实是讲时代缔造了程蝶衣这个悲惨的人物。 是戏班子最终扭曲了程蝶衣的性格和认知。 又是时代的悲剧,让他连一个安安静静的名角也做不成。 一句话总结,霸王是假霸王,虞姬是真虞姬。 林鱼甚至不需要翻开这个剧本都知道里面的内容。 这会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剧本,甚至没有之一。 《霸王别姬》,因为横跨一个悠久的年代,不仅从程蝶衣儿童到暮年,时代更是近乎从横跨了好几个不同的时期。 因为故事过于冗长,导致台词精益求精,尤其是到了感情诉讼,爱而不得的那部分压抑期。 几乎真正可以做到了字字珠玑。 每一句话都有两层含义的打机锋。 一个场景下能有好几层情绪的复杂难明。 能够透过屏幕,让观众都感受到程蝶衣的窒息。 放眼整个电影史,可以做到类似感觉的其实都不多。 譬如当幸福来敲门,观众就可以感受到史密斯那种陷入生活窘境的绝望和人格上的自卑。 躲在卫生间里,被人粗暴踹门的那种无助和道德自卑感。 而反观国内的笨小孩,虽然努力去表现哥哥的不容易了。 但那个感觉却传递的很差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