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百里无鸣 (第2/3页)
汉人才重新收复部分辽东,而后一直到洪武二十年才光复辽东全境。 因此实际说起来,大明真正全面统治辽东的时间,也不过八年罢了。 元末辽东地区持续十五年的社会动乱,大量蒙古人、色目人与高丽人、女真人对汉人地主进行绞杀,这对辽东社会经济是一场空前的浩劫。 最后的结果是辽东汉人锐减,至明军收复辽东全境时,整个辽东仅有三十万人,并且多以高丽、色目及蒙古、女真人为主。 为了防御残元势力南下,朱元璋也有意识地把北平、山东的人口迁移到辽东,而将辽东的少民迁移去北平、山东。 至如今的洪武二十八年正月,辽东有军户十四万户,人口四十余万。 不过即便如此,每年却还是有戍辽军户南逃,有的走海路,有的走陆路,不管如何,他们都想着逃离辽东。 这不仅是因为明初辽东气候恶劣,更重要的是辽东处于一个被三面包夹的战略缓冲地带。 正因如此,军户们才不断地逃亡,而军户逃亡带来的就是辽东当地的建设持续跟不上来。 建设不行,新来的军户就更想跑,因此形成了一个死循环,而辽东的人口也从明初到明末,自始至终撑不起一个行省,政治只能挂靠在山东布政使司上。 老朱派朱高煦来是有他的打算的,这点朱高煦自己也能猜到。 如果朱高煦能守住吉林,那辽东北面就可以在吉林和大宁的护卫下变得安全,许多军户就避免了直面战争,他们自然也就能留在辽东了。 毕竟当下朝鲜还算消停,尽管时不时其内部会有北伐派妄图侵占辽东,但朝鲜的李成桂还是十分清醒的。 只要朱高煦守住了吉林,那辽西的军户就能享受太平。 如果他能更进一步的扫荡长白山,招抚其中东海女真,那整个辽东就都安全下来了。 一旦辽东安全,那迁移过来的军户自然愿意留下,毕竟洪武年间的军户待遇还算不错。 不过即便如此,伴随着卫所武官开始兼并土地,没有土地的军户还是会逃亡。 所以在朱高煦看来,辽东必须得在日后成为一个正常的行省,裁撤卫所改设府县,不然即便老朱战略规划做得再好,也不一定能永保太平。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辽东也不完全是卫所制,当下的盖州、海州、复州、金州便是州县制。 朱高煦没有记错的话,历史上老朱好像就是在今年将这四个州县裁撤,辽东彻底转为卫所制。 对此,朱高煦没有什么感受,因为不管老朱制定怎么样的政策,日后都会被朱允炆和自家老爹、以及日后的自己所推翻。 只不过在当下,他依旧还得按照老朱制定的路线走下去。 想到这里,朱高煦也呼出一口气,随后转身回到了船舱之中。 从金州中左所到盖州有四百里海路,不出意料的话,朱高煦他们应该在明天辰时左右抵达盖州…… 时间流逝,和朱高煦估计的差不多,第二天辰时左右他就被亦失哈他们从船室里叫醒了。 “殿下,到盖州了,不过接下来的路有点难走。” 走上甲板,朱高煦听着耳边亦失哈的话有些疑惑,但当他走到船舷的时候他就知道为什么亦失哈会这么说了。 只见厚厚的冰层挡住了船只进入盖州港口的航道,而此刻的他们距离盖州港口还有半里,但这半里都是厚达一尺以上的冰层。 “先派人去问问官道能不能走,能走我们就小心些上岸。” 朱高煦对亦失哈吩咐,亦失哈也点头道:“林小旗已经派人去了。” 由于还没有到吉林,朱高煦还没有正式给林五六委任官职,所以他还是小旗。 不过尽管如此,队伍里的所有人也都基本知道林五六是他们这群人中的头头,对他的话没有阳奉阴违这一说。 得知林五六已经安排人去了岸上,朱高煦也就坐在了一个兵卒给自己端来的马札上。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那个去探路的人也回来了。 “林老大,码头的兵卒说官道可以走到三万卫,就是有些难走,车轮过不去。” 回来的兵卒站在冰层上对林五六招呼着,林五六得了消息也从船梯走上甲板,如实禀告了朱高煦。 朱高煦听后没有着急下令出发,而是看了看天时,望着阴沉的天色,他担心还会下雪,因此还是决定在船上待几天再走。 “备些柴火粮食,我们等哪天太阳出了再走。” “是!” 见朱高煦要发话,林五六老实的应下,倒是亦失哈及时说道:“殿下,在这船上住着难免难受,您要不上岸?” “兄弟们都在船上,我去岸上像什么话?” 朱高煦皱眉回绝了亦失哈的建议,随后转身回到了船室中。 不出朱高煦的预料,正午刚过,天上就洋洋洒洒的飘起了雪花,让在甲板上吃饭的一些兄弟们一个个的笑骂跑回了船室里。 “这北边真是冷的,这面我才端出去一字时不到,居然都已经凉了。” “你要是再呆一刻钟,指不定就结冰了。” “哈哈哈……” 船室里的兄弟们说说笑笑,望着他们,朱高煦的脸上也挂起了笑容。 在抵达吉林前,这是他们为数不多能放松的日子了。 朱高煦低头喝了一口热汤,而他预测的这场雪并没有很快停下,反而越下越大。 大雪一直下了七天,朱高煦他们也在船上住了七天。 直到正月二十八,那雪才慢慢的停下,次日太阳便出来了。 见到太阳出来,朱高煦也知道雪季应该过去了,因此开始招呼所有人上岸。 在他的命令下,二百护卫小心翼翼的将战马、钱、粮食等物资运到盖州渡口。 瞧着朱高煦下船,盖州知州也让城内的衙役兵卒帮忙搬运东西。 直至正午,伴随着所有东西都运上渡口,朱高煦才出现在了渡口处。 他与盖州的知州客气了几句,随后便带着队伍北上了。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那知州也不免对身边人道:“以往藩王路过盖州,都得要美酒佳肴伺候,住的稍差便叱骂我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