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_第133章 以待天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3章 以待天时 (第2/3页)

面固定了点火装置,使用扳机来控制点火,火绳枪这才得以问世。

    不过问世是问世,真正讨论起来,火绳枪被发明出后的改进历程却经历了半个世纪,直到十五世纪末才研究的七七八八,逐渐开始大规模装备军队。

    对这一时期朱高煦不是很了解,他只需要记住自己从网上和博物馆看过的火绳枪外形而进行设计就足够。

    只要他能设计出来,并成功进行射击,那么后续改进燧发枪的难度就更轻松了。

    不过对于燧发枪,朱高煦并不抱期待,因为他记得燧发枪的点火率十分感人,并不如火绳枪稳定。

    正因如此,十八世纪后期英国使团抵达清朝并介绍燧发枪的时候,清朝官员才会显得不那么感兴趣。

    燧发枪的点火率是如何变得稳定的,朱高煦并不知道,因此他只能寄希望于自己先把火绳枪研究出来渡过难关。

    当下摆在他眼前的有几个难题,那就是火绳枪所需的两项技术。

    火绳枪能够成为热兵器时代的起点,并不是简单的因为有一个人异想天开提出了它的构想,而是得益于火绳枪时代的几个技术突破……首先是冶金技术。

    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让金属材质的枪管强度更高,加工工艺的变化进步也让枪管制造更容易,管壁更薄而能保证承受火药气体的力量而不炸开。

    火枪和火炮不一样,火炮可以靠增加炮管厚壁来保证强度,而枪需要一定的轻便性,否则无法使用。

    冶金技术和制造工艺进步让枪管变薄,也降低了整体重量。

    对于冶金技术,朱高煦并不担心,因为大明的冶金技术一直领先于欧洲,哪怕到了明末,明朝工匠也只是在设计理念中赶不上欧洲人,但在冶金技术上依旧保持领先。

    真正让朱高煦担心的,主要还是火药技术。

    火绳枪之所以能配合长枪主宰战场,粒状火药是必不可少的。

    作为混合物,粉状火药容易分层,容易受潮,其燃烧效能不稳定,这个也导致早期火枪装药多少很随心,添加少了也许子弹软弱无力,多了又容易导致直接炸膛。

    随着火药颗粒化技术的发明,粒状火药性能更稳定,威力更强,也就保证了火枪的威力。

    哪怕只是基本的黑火药,一旦比例正确,依旧可以击杀一个身穿重甲的士兵。

    对于重甲来说,火绳枪之后的火枪完全是一个无解的方式。

    当然,冷兵器被取代是逐渐进行的,并且除了技术进步,更关键是战术的进步。

    西班牙大方阵,可以说是火绳枪时代热兵器取代冷兵器的一个重要模式。

    长矛兵加火枪兵的组合降低了火枪兵被敌方骑兵轻易攻破的风险,也增强了这个组合在战场上的统治力。

    朱高煦不太清楚西班牙大方阵是个什么样子,但他清楚当下的明军是什么样子的。

    论长枪,当下除了老朱,没有人比朱高煦更明白如何训练。

    长枪与火枪是很难有所配合的,因为长枪想要成功抵御骑兵,必须要结成密不透风的枪阵,而这种阵容中,火枪兵是很难有机会射击的。

    因此朱高煦需要做的是训练火枪兵和长枪兵的配合,以三段排枪对抗敌军前军先锋,而后迅速换阵,火枪兵退至后方,长枪兵顶上。

    只要火枪兵能承受住二十步才能射击的压力,那不管是蒙古骑兵还是明军骑兵,他们的兵锋都将在三轮排枪过后被顿挫,而这个时候就是吉林卫长枪兵冲锋的时候。

    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对于前排士兵所需要的心理承受要求极高。

    蒙古人的弓箭是很歹毒,但随着重甲时代到来,骑射已经演变为了抵近面突,而后回转本阵,积蓄马力后再度面突。

    抵近面突的打法,对骑兵来说也需要极强的心理承受力,正常标准下是二十步面突后绕行撤退,部分精锐可以达到十五步乃至十步,但现实中大部分蒙古骑兵只敢在三十步的距离面突,只有装备最精良的敢进入二十步。

    朱高煦运气很差,如果不出意外,他日后遇到的明军骑兵都将是能抵近十余步面突的精锐。

    另外这个时代的火门枪破甲能力也只有十余步,因此明军的火铳手在北伐时并不能很好的击垮成编制的蒙古骑兵,只能在长枪兵后打打下手。

    洪武年间的火铳对付蒙古骑兵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对付明军骑兵了。

    因此朱高煦必要弄出火绳枪,在军队三十步以内的距离构建出一道弹幕。

    火绳枪对重甲兵的有效射程是很感人,但还没有感人到三十步以内无法击倒敌人的程度,更何况朱高煦的要求还是极为苛刻的二十步。

    想到这里,朱高煦的目光往城下扫去。

    在那里,等待他的兵卒们正人手一杆丈四长枪,只可惜他们的肩头没有火绳枪,不然他们便是朱高煦心中最佳的‘靖难渤海军’了。

    “得快些解决火绳枪和火炮的问题……”

    朱高煦暗叹一声,随后转头对林粟道:“当下煤炭、铁锭的产量如何?”

    虽说亦失哈才是吉林城的大管家,但林粟负责三个工场的马队和护卫工作,这些工场的情况他也是十分清楚的。

    因此他没有令朱高煦失望,而是不假思索道:“铁锭日产二百余斤,煤炭日产两千斤。”

    两个月的读书写字让林粟多了些沉稳,见状朱高煦也下了城墙,与他在堡内走了几圈。

    他指出部分地方的不足,然后又看了看粮仓之中的粮食是否足够。

    在确定一切都没有问题过后,他才招呼林粟准备回吉林城。

    在回去时,林粟他们搬运着段时间打造好的甲片、头盔和铁锅,朱高煦从铁匠师傅手中接过了账本,这才发现他们在短短半个月里就打造了八万多甲片和一百五十个笠形盔,五百口铁锅。

    这些甲片带回吉林城,存放到冬季由健妇们编制后,起码能编出一百五十套甲胄。

    算下来,炼铁场每天能打造十套甲片。

    依照这个速度,等到九月初,他们起码能打造出九百套甲胄,尽管朱高煦用不了那么多,但有备无患,而且秋收突袭西阳哈后肯定会有不少甲胄破损,有甲片在吉林城也好修补。

    简单擦了擦手,朱高煦便带着林粟与满载而归的马队返回了吉林城。

    从石堡到吉林城没有到矿场那么遥远,只有不过十五里路,差不多两个时辰就能赶到。

    这一路上,朱高煦欣赏了这个时代的东北山林,几乎随处可见那种数人才能合抱的树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