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2章 渤海争战 (第2/3页)
/br> 不管这两封信能不能让鞑靼胡人意识到自己的威胁而断绝南下的念头,总之起码能安抚住燕军内部的军心。 朱棣如此想着,同时六万马步骑兵也已经越过九宫关口大半。 他与众人收起地图,走下城门后对守在城门口的王牧笑道:“寻你的一个人去涿州,告诉那李景隆九宫关口失陷,俺已经强攻蔚州而去了。” “啊?”王牧没想到朱棣居然还要暴露自己的意图,但片刻的晃神过后他便作揖应下。 不多时,几个塘骑被派出前往涿州传信,朱棣也率领六万大军花费一个时辰经过九宫关口,来到了西面的冀西北山间盆地。 不过五十里的距离,很快被燕军马步骑兵越过,当他们出现在蔚州城下的时候,蔚州守将王忠、李远等人也早早从外围的塘骑消息传报中得知了燕军骑兵的出现。 李景隆的治军严格有了效果,若是平常的蔚州,定然会被朱棣打个措手不及,可眼下他们还能凭借三千屯兵来据守城墙。 六万大军齐聚城墙下,朱棣只是简单率领骑兵环绕蔚州城一圈,便明了了该如何攻克它。 “朱能,看见那些旧筑台没有?” 蔚州城外有前元时期留下的许多旧筑台,这些旧筑台没有被推倒重建,原本是为了方便日后蔚州扩建,可眼下却被朱棣利用起来。 “让你的人搭建云梯上旧筑台,然后垒土袋搭桥,不过百来步的距离,一昼夜便能搭起土桥入城。” “末将领命!” 听到朱棣的安排,朱能立马率领本部两万人开始搭建云梯走上旧筑台,然后开始抛土袋来堆土为山,意图从百步开外的旧筑台,一直堆土抵达蔚州城墙。 “燕逆要干嘛?” 蔚州城内,率领三千屯兵的守将王忠和李远二人面面相觑,同时看了一眼自己身旁的守城兵卒。 除了几百名战兵有甲胄外,其余人身上只有简单的鸳鸯战袄,手中兵器也只是简单的长枪和腰刀。 蔚州城内虽有几门碗口铳和洪武铁炮,但不一定能守住六万人的猛攻。 一时间,王忠、李远二人心生怯意,但还是准备观望观望局面。 时间一点点过去,从正午到黄昏,燕军已经依靠三处旧筑台,垒土带向前三十余步,只是半天时间便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的工程量。 直至深夜,燕军掘土垒山的声音依然没有停止。 眼看着他们垒土进入护城河范围,李远当即准备用火炮招呼,可王忠却抬手拦住他。 “你这是……” 李远疑惑看向王忠,王忠却道:“你看看四周的兄弟,我们如何用三千人守住这蔚州城,而且连甲胄都没有。” “那你的意思是……”李远看了一眼四周,缓缓放下了自己的手。 “降了吧……”王忠表情复杂,李远听后反倒松了一口气。 “开城,投降。” 一字时后,蔚州城在王忠、李远军令下打开城门,向朱棣投降。 蔚州投降过后,朱棣亲自接见了王忠、李远等人。 虽然他没和二人有过亲密的交集,但他在洪武二十八年和三十一年的两次备边中认识了不少山西的将领,自然与王忠他们能找到话题。 短暂休息了一夜过后,朱棣开始下令李远护送蔚州老幼北上怀来,走入居庸关安家,王忠则是率领蔚州的数百名战兵跟随自己主力前往大同。 从蔚州进攻大同,行军路程足有近二百五十里,然而朱棣没有像之前一样下令大军突袭,而是徐徐进军,为的就是给李景隆反应的时间。 几乎是在李景隆全军开拔的前后脚,九宫关口的塘骑经过二百余里奔袭,总算将消息带到了涿州。 “燕逆去蔚州了?” 涿州前往北平的官道上,诸将诧异的看着眼前传来消息的塘骑,李景隆则是略皱眉头,但没有诸将那么惊讶。 “燕逆去了多少人,你又是如何来的?” 李景隆询问那塘骑,而他也喘着粗气道: “回大将军,燕逆去了五六万人,人皆有马……” “标下是燕逆特意放出来给大将军传信的,那燕逆往蔚州攻去了。” “知道了,你退下去涿州等候吧。”李景隆颔首并示意他退下。 在他离去后,俞通渊与平安等人策马上前。 老将虽老,但眼光依旧毒辣:“大将军,这燕逆分明是效仿前番攻长兴侯之举,试图围魏救赵。” “是围魏救赵,但如果不派兵去,就容易丢失大同。”李景隆判断正确。 “蔚州城大而守军寡,城外还有旧筑台,面对燕逆数万之众,定然是守城不下。” “眼下,蔚州城恐怕早已经投降,燕逆正在前往大同路上。” “若是我们不去,围魏救赵便成了大同失陷,仅凭届时我军便会丢失对燕逆西部的压制。” “传令,十万马步官军更变路线,从紫荆关入大同,军中骑兵尽数归越巂侯节制,配合徐凯部强攻北平城。” “末将领命!”俞通渊作揖,诸将也纷纷前往各军,调整行军路线。 这种贸然更改行军路线的事情,一旦cao作不好就容易发生sao乱,然而这种sao乱却没有在李景隆军中出现。 十万马步官军井然有序的将后军改为前军,将前军改为后军,调转挽马车向南边的紫荆关赶去。 指挥十万人对于李景隆而言,不过是家常便饭罢了,他每次大练兵少则五六万,多则二十余万。 哪怕就算是朱棣,当下唯一一次率领超过二十万大军出塞,也不过是洪武三十一年的备边罢了。 十万大军在李景隆手中如驯化的猎犬,以每日行军七十里的速度南下紫荆关,奔赴大同战场。 他们开始南下,俞通渊则是与平安等人率领两万骑兵北上。 不出意外,他们会在明日正午越过芦沟桥,眺望北平城。 与此同时,徐凯所率的兵团也会徐徐前进,在十八日左右抵达北平城外,开始强攻北平城。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留守北平的张玉将北平以南的所有城镇百姓纷纷迁移进入北平城中。 原本只有十四五万人口的北平城,一下子聚集了三十几万军民。 张玉自持城中粮食充沛,根本不担心北上的明军,而是在加固城防。 尽管不知兵,但朱高炽也以世子身份在城墙马道走动,激励着守城兵卒。 只是在遇到一些兵卒时,朱高炽只觉得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