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4章 渡海登陆 (第2/3页)
距离二里外的地方炮击登州湾的炮台,失去作战能力的战船与临时战船则是被调往了长岛的寺后湾。 “轰轰轰——” 络绎不绝的炮声开始在登州湾响起,面对渤海军的炮击,十二处炮台无力反击,只能被动挨打。 戚谏眼见如此,无奈率领炮手们撤入登州城,然而他们走后,渤海军却进一步开始炮击登州城。 从登州湾到登州城,足有三里的距离,是两千斤洪武铁炮射程的两倍。 可即便如此,渤海军的舰炮依旧打到了这里。 由夯土包砖修建的登州城十分坚固,可在渤海海军的舰炮面前却显得那样脆弱。 从辰时七刻到未时六刻,在一千多门舰炮接近三个时辰的炮击下,登州北城被击垮,同时还能作战的两千海军兵卒登陆登州港。 戚谏眼见登州即将陷落,数万百姓又无法撤走,于是只能打出旗语投降。 建文二年二月十六日下午申时二刻,登州湾的炮声终于停了下来,但弥漫的硝烟、浓厚的火药味仍笼罩在战场上空。 被击穿的战船碎屑在海上漂浮,有的战船甚至还在燃烧。 登州海战,渤海海军一共战死二百四十六人,伤七百八十三人。 南军战死不可计数,杨展估算在三千人,自海上被救起俘虏,以及突围失败投降被俘的南军水兵兵卒为五千四百二十七人。 杀、俘数量加在一起,南军水师直接减员数量不下共九千人。 南军水师的五百二十七艘战船中,有六十七艘被俘,一百一十二艘被击沉,其他战船则逃往东方的威海卫。 整个会战中,渤海军只损失了十六艘战船,其中有十二艘还是由马船改造的临时战船,并且毫无致命处,短暂修补过后就能投入使用,反观南军水师损失超过三分之一的水兵和战船,元气大伤。 除了以上的战船缴获,登州湾内的一百二十四艘马船、乌稍船也被缴获征用。 不过由于朱高煦的交代,杨展给这些船只的船主写了欠条,表示会在战事结束后归还船只,若有损坏,照原价赔偿。 尽管杨展按照朱高煦所交代的做了,但许多商人并不相信渤海军会归还他们船只,更别提赔偿。 商人们都只能自认倒霉,而杨展则是将这群船只全部投入了运兵任务中。 十七日黄昏,当大批战船、商船出现在刚修建好的旅顺港南边海域时,城内的朱高煦就得知了消息。 他没有丝毫怀疑便带人出了旅顺城,因为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渤海战船对于这个时代的战船来说,多了多少跨越时代的东西。 果然,当他出现在旅顺港的时候,南方的数百艘船只纷纷打着渤海的旌旗开始在海上排队入湾。 “下令全城民夫和兵卒开始装船,要以最快时间渡河南下!” 朱高煦对身旁的孟章、徐晟、塔失、多尔和齐等人吩咐着,四人闻言开始下令召集全城男丁。 一时间,一车车军粮、一匹匹马匹、一筐筐火药被先后运上战船。 渤海军的装船很有讲究,五百料左右的用来运粮、运人,五百料以上的则是用来运输马匹。 不得不说,这次返程的船只数量大大超过了朱高煦的预期,甚至他们还为朱高煦带来了一船船的粮食。 “殿下,事情顺利!” “我知道你不会输!” 杨展匆忙下了船,同时将此战缴获和过程与朱高煦说了个清楚。 在说到登州城时,杨展脸上笑意更是藏不住:“登州城有南军水师的八万六千石军粮,还有各地粮商运来的二十二万粮食。” “军粮我放在登州城了,粮食我运回了旅顺,都在这里。” 杨展对朱高煦示意那一船船被运下的普通粮食,朱高煦见状也对孟章等人开口:“孟章,停止军粮运送,把军粮留给留守的弟兄吃。” 隔着老远,朱高煦对孟章叫嚷一声,孟章也遥遥作揖。 在二人回应过后,杨展继续说道:“我已经命令崔均和郑峻分别走海路进攻登州以东的沿海州、县、卫、所。” “这些地方都有不少储备仓和常平仓,眼下南军水师逃窜,整个山东拉不出两万可战之兵,只要我们的人速度够快,完全可以将登州以西的一州二县三卫六所给拿下。” “以此前末将随杨文都督平倭的记载来看,这些地方起码有不下二十万石储备粮和常平粮,民间商贾拥粮也不少。” 杨展开口说罢,朱高煦也接上话道: “你带第一批人渡海后,立马将这些地方的百姓和粮食一起迁移辽东。” “您说什么?”杨展愣了愣,他没想到朱高煦居然还想着往辽东迁移人口。 虽然他不知道辽东情况如何,但从金州来看,辽东整体显然是粮食吃紧的局面。 这种局面下,再将这一州二县三卫六所的十几万百姓迁移辽东,这恐怕会让辽东粮食吃紧的情况更加危急,也会极大耽搁来旅顺的海运时间。 “我有我的安排,这十几万百姓我要安置在长海和庄河这两地设县。” 朱高煦要用山东人口充实辽东人口,甚至山区之中也不放过。 孔家子弟虽然没有发展到明末的数万之巨,但在明初依旧有数千人,连带亲属和其它山东士绅富户,最少能迁走十几万人。 这群人朱高煦现在没有精力迁,但可以用他们对眼下南军的帮助作为借口,等打下京城之后将他们迁移辽东。 只要将他们迁移到渤海、辽东、大宁等地,并限制他们不得返回关内,随后为他们开启科举这一上升途径,朱高煦相信他们用不了几年就会融入关外,届时成为关外的一份子。 哪怕他们再不情愿,可日后到了官场上,一旦要提拔官员,那肯定会从关外的自家子弟和关外子弟中选拔,从而提升北方官员的占比。 朱高煦要用靖难之役下一步棋,下一步朱棣都不敢下的棋。 他之所以敢下,其依仗就在于渤海四城那已经读了三四年书的学子们。 对于已经会解方程式、几何的他们来说,在书写文章、治理国家上,他们兴许不如关内的儒生官员们。 可是在数学上,就一个简单的几何问题,就能击败关内半数的儒生官员们。 朱高煦现在不需要太多给他出办法,制定国策的人,因为他比谁都清楚大明接下来应该怎么走,才能比历史上走的更远更强盛。 他需要的,是把基层那群阳奉阴违的胥吏给裁撤罢黜,换上自己在渤海的那三万多学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