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阖宫焚燃 (第3/3页)
,而是继续守在朱允炆身边,顽固的谏言。
“贼军已经兵临城下,恐怕不会同意。” 暴昭脸色惨白,而齐泰不在此处,他正在主持防务。 倒是方孝孺,被朱允炆委以重任,举荐弟子通通委任为官的他却也没来参加此次朝会。 “京城已经被重重围困,难以脱身,此时再议和还有何意?” 经过昨夜,朱允炆倒是看开了不少,他对着群臣道:“国君死社稷,义之正也……” “陛下!!”听到朱允炆说这种话,百余名臣子纷纷吓得跪下。 倒是朱允炆脸上居然还能露出笑容:“朕临终徘徊,还能有臣子相伴,亦不寂寞。” “请陛下三思!朝廷还有机会!” 黄子澄声嘶力竭,可朱允炆却摇摇头:“朕志决矣!” 说罢,他站起身来,踉跄着走向了内廷。 “陛下!!”黄子澄等人哭嚎着朝着他离去背影作揖叩首,不多时也四散而去。 谁都知道,京城恐怕撑不住了。 他们开始逃命,企图躲过渤海军的搜捕。 与此同时,遭受炮击的朝阳门守将李忠、张广被打得抬不起头,只能躲在城墙根,还得举着盾牌,防止被城墙上落下的碎石打到。 “这怎么打!渤海军在二里外打我们,我们拿什么打?!” 张广举着盾牌谩骂,同时看向一旁苦着脸的李忠:“我记得伱与渤海郡王关系甚好,不如趁这个时候投了他。” “我……可城门处有王指挥使。”李忠犹豫着,但张广闻言直接拔出刀:“爷们去帮你询问,若是他不愿意,我便替你办了他,你若升官受了拔擢,别忘了我这好兄弟。” “这这这……”李忠没想到张广脾气那么大,可不等他说完,张广便带着自己的百来号人向着朝阳门甬道走去。 李忠见状,连忙点齐自己的弟兄,紧跟而去。 只是待他跑到甬道的时候,张广已经手刃了指挥使王珂,正用粗布擦刀。 “开城门!不打了!” “娘地,发一堆宝钞,柴都买不起,打他娘的头!” “开城门!” 炮声中,朝阳门缓缓打开,李忠和张广二人脱了甲胄,赤膊上身走出了朝阳门。 “停止炮击!!” “哔哔——” 阵地上,当拿着望远镜的孟章看到朝阳门打开,他立马诧异的吹响了木哨。 “怎么回事?不是说四公子在北边的金川门吗?怎么朝阳门先开了?” 站在孟章身旁,徐晟一连三问,可孟章一个都解答不了。 “去把他们带上来,看看什么意思。” 他指挥一队骑兵上前询问,不多时赤膊上身的张广和李忠就被带到了阵前。 面对孟章,二人解释了自己为什么开城门,然后张广开始利用朱高煦给过李忠一吊钱来攀关系。 “我弟兄李忠曾受过殿下一点恩惠,虽说殿下出手大方,可能不记得我家弟兄,可我家弟兄始终记得,因此今日特来报恩。” 张广拉出了李忠,孟章也诧异看向他:“我家殿下如何恩惠你?” “升百户官时给了一吊钱,让我请弟兄们吃顿好的。”李忠红着脸说出这句话,可在孟章听来,这不就是自家殿下在京城时最喜欢干的事情嘛。 “去询问殿下是否记得一个叫做李忠的人,把这里的事情告诉殿下。” 孟章与徐晟交代,徐晟也不含糊,调转马头就去阵后询问朱高煦。 朱高煦坐在后方,还在诧异为什么炮声停了那么久,却见徐晟疾驰而来。 由于土地湿滑,战马打滑之余,差点来了个踉跄,好在徐晟稳住了战马。 “殿下,朝阳门被两个千户打开了,那两人说认识您,一个叫李忠,说拿过您的钱,来报恩的。” 徐晟咧着嘴大笑,原本他们是准备炮击东西两城来吸引注意,然后用骑兵北上接管金川门,现在看来没有这个必要了。 “李忠……” 朱高煦皱眉起身,揉了揉眉心后才道:“好像是有这么一个人。” “那要直接进城吗?”徐晟闻言喜出望外,毕竟拿下朝阳门后一里就是紫禁城了。 “派队弟兄去试试路,这还用我教你们?” 朱高煦瞥了一眼徐晟,然后走到一旁的兵卒身边接过马缰,翻身上马。 不多时,他带着徐晟返回了阵前,也见到了赤膊上身的张广和李忠。 这一看,他才认出这两人是谁。 “我记得,你们俩当初在江东门负责招待我去龙江船厂对吧。” “贱名入了殿下耳,劳烦殿下还记得,我等惭愧……” 张广倒是能说会道,一旁的李忠虽然不会说,不过朱高煦对他的记忆反而深些。 “都是弟兄,没有什么低贱的说法。” 他安抚了二人,然后开口道:“虽说我记得你们,但你们是否真的有心献上朝阳门还得另说。” “我现在给你们派一百人,一刻钟后没什么事情发生,我便派大军入城,记你二人首功。” “谢殿下信任!!”张广与李忠连忙作揖,他们也都记得朱高煦不喜欢人叩首。 不多时,他们二人带着百余名渤海兵卒进入朝阳门,开始接手最为重要的城门和城楼。 直到一刻钟后,确定没有任何变化后,朱高煦才让孟章、徐晟指挥大军入城。 朝阳门涌入渤海军的消息被一些百姓看到,消息开始传开。 待传到紫禁城时,已经是半个时辰以后了。 整个紫禁城里,抢夺皇家珍宝的宫女太监不计其数,除了少量忠心的人还陪在朱允炆身边外,其余人都已经找好了下家。 只是不多时,不知道宫里哪里着了火,一股火烟味在宫中传开,为这紫禁城内的混乱再添一分色彩。 《渤海纪事本末》:“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上遣中使出帝尸于火中“ 《明世宗实录》:“遂阖宫自已焚燃。上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见大哭曰:‘弟清君侧乃为救兄,兄何故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