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永乐新政 (第3/3页)
麓川的危害太大,眼下必须让沐春继续深入,直到抓住刀干孟为止。” “趁着抓住刀干孟的威势,朝廷得在勐蓬、勐养、勐定、勐佑、勐底这五地设立五个府。”
“然后再在勐赫、勐雅、勐连、景野四地设立长官司,为朝廷建立更加直接的统治。” “这么一来,麓川的辖地就仅剩勐卯、勐宛等地,翻不起风浪了。” 朱棣这么说着,朱高煦听后也点头认可。 他说的这九个地方,有的在后世的云南,有的在后世的缅甸,不过不管怎么说,如今都算是大明的疆域,就连三宣六慰也是大明疆域。 “既然这样,那就设木邦、孟养、孟定、大侯、南甸为府,设潞江、湾甸、孟连、者乐甸为长官司。” 由于西南战事打了两年,因此原本的木邦、孟养、孟定、大侯、南甸等府土司已经名存实亡,根本不用像历史上一样还设个土司知府,完全可以移民过去汉化当地。 倒是南边的四个长官司因为距离战场过远,土司力量依旧还存在,以云南的情况,根本吃不下它们。 想到这里,朱高煦也开口道:“这次的三十余万罪民,三成迁移临安府,三成迁往大理、丽江、永昌等地,剩下的四成迁往这五个府吧。” “不错不错。”朱棣听到自家老二支持自己,脸上立马露出笑意。 他现在越看朱高煦越喜欢,原因则是在得知他要定北平为行在后,朱高炽特意写信给他希望不要那么做,定都南京有利于控制江南。 一想到老大不想迁都,朱棣就十分不满,相反看向朱高煦,朱高煦基本都是与自己路线一致,自然看他也看得顺眼了。 “你大哥不希望俺们迁都北平,你知道这件事吗?” “知道。”朱高煦点头,自己抬了一张椅子坐到朱棣的龙案一侧。 朱棣看着他,眼里满是怨念:“你大哥就是小家子气,不明白俺的想法。” “大哥确实小气。”朱高煦轻笑,随后开口道:“因为小家子气,所以成不了大事。” 朱高煦倒不是刻意贬低朱高炽,而是朱高炽和朱瞻基历史上做的确实不怎么样。 北平是顾成守的,永乐年间财政无忧是郁新、夏原吉在cao持,朱高炽有功劳是一定的,但没有江南文人们吹嘘的那么大。 永乐年间的整体方向,依旧是在走朱棣制定的路子,朱高炽只能按照朱棣的想法去cao持国事,就如朱元璋在时,朱允炆得按朱元璋想法cao持国事一样。 可到了他们自己执政的时候,态度立马就发生了转变。 朱高煦可以抓住朱棣的心思,朱棣的心思无非就是下西洋、迁都北京、北征蒙古、疏通运河。 现在朱高煦进行的这些事情,都是按照他想要进行的方向进行的。 发展辽东和渤海,是为了日后拿下漠东,为了从漠东进攻漠北。 迁都北京已经开始选址,北平已经成为北直隶,北平府也成为顺天府,北平城也成为行在。 现在下西洋已经开始了,朱高煦接着要说的就是疏通运河了。 “北平日后若是为国都,肯定需要从抽调辽东,辽东想要满足北平是一个漫长过程,因此运河的疏通迫在眉睫。” 朱高煦与朱棣说起了运河的事情,朱棣听后也点头:“我南下看过了,当年黄河决口的事情确实糟糕,黄河夺淮入海也让运河容易淤泥,理当疏通。” “对!”朱高煦点头:“疏通运河的前提是治理黄河,而治理黄河的办法我也想好了,束水冲沙法就是对付它的好办法之一。” “束水冲沙法?”朱棣好奇探了探身子,朱高煦也借机将这个明代嘉靖年间才出现的治水办法给解释了清楚。 束水冲沙法是明代潘季驯提出的治理黄河办法,其理念从明代开始影响清代,乃至后世都是在这个办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简单来说,就是收紧河道,利用水的冲力,冲击河床底部泥沙,从而达到清淤防洪的目的。 到清康熙年间,经靳辅、陈潢在明潘季驯治河基础上的发展与完善,黄河上形成了以缕堤束水攻沙,遥堤防洪,结合隔堤、滚水坝、减水坝等利用洪水刷槽淤滩的治河防洪体系。 如今朱高煦将完善的它拿到明代,不仅拿到了明代,他还要拨款把这套体系建立起来。 只要这个工程修建好,黄河决口的次数将会得到控制,范围也是同样。 仅这一个工程,就可以让两淮、黄河、山东等地数百万百姓不用再担心黄泛,这就是朱高煦将工部讨要来的原因。 “你这个办法好!俺信任你,交给你放心去办!” 对于朱高煦的‘束水冲沙法’,朱棣眼前一亮,毕竟他在任皇帝的时候,什么工程不管谁修建的,到了最后始终会记在他的头上。 他造反起身当了皇帝,现在最渴望证明自己比朱允炆强。 从宋代三易回河开始,黄河就没消停过,连忽必烈都拿它没办法。 朱高煦的这个“束水冲沙工程”一旦成功,那他朱棣的功绩绝对要添一笔, “你要调动多少钱粮?” 朱棣目光如炬,朱高煦却轻笑:“我怎么调动,父亲不用管,反正绝不会耽搁北京营造和开发辽东的事情。” “那就好。”朱棣抓抓大胡子,然后顿了顿:“俺那儿媳妇什么时候到京城?” “应该比娘她们晚半个月。”提起郭琰,朱高煦脸上也挂上一抹笑意。 不过对此,朱棣却欲言又止,最后才道:“近来不少人在说郭英的事情,你最好在儿媳妇到来前把郭英的事情解决。” 朱棣所说的事情,无非就是郭英谏言朱允炆的事情,甚至对于朱棣这位新君,他也以年老而没有入外廷朝拜。 这样的做法,自然引得不少渤海、燕府的老班底不满,不过对此,朱高煦却又把握将老郭头治理的服服帖帖。 “父亲放心,过两日我就去。” 朱高煦眯了眯眼睛,不知道想出了什么办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