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9章 沿海商帮 (第2/3页)
鲜使臣的名义和大明民间的商人进行走私贸易。 这样一来,朝鲜使臣可以从中获取私利,朝鲜国可以获得大量求而不得的违禁品,而朝鲜商人可以通过走私贸易大赚一笔。 这种事情听上去,似乎只是朝鲜一家的做法,但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却充斥在大明贡体系下的任何国家,也包括了大明自己。 大明派使臣前往出使的同时,他们也同样在进行走私贸易,只是消息很少出现在皇帝面前罢了。 不过相比较朝鲜的走私,大明的走私就有些明目张胆,且规模庞大了。 从元代开始,由于元朝的放养式管理,因此色目商人在贸易过程中将大量白银、铜钱流出。 见色目商人这么做没有遭到处罚,并且还赚取了大量利益,因此大量沿海的汉人地主也开始效仿。 不同色目商人,汉人地主们的走私从一开始的单打独斗,渐渐演变为了商帮模式。 为了更好的走私,商帮通常会以政治献金的方式来贿赂江南官员,让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老朱拿下江南,建立大明才遭到官方打压。 不过即便如此,沿海商帮依旧在走私路上狂奔,毕竟海贸的利益太大了。 尽管没有美洲的金银涌入,但日本的白银,南洋的香料、珍珠、珊瑚等物都能带回大量利益。 可是,眼下伴随着朝廷开始插手海外贸易,沿海海商的苦日子来了。 限制于造船技艺,大部分海商都是用四百料到一千料左右的福船和马船来进行贸易,即便是一个商帮,也很难拉出上百艘这样的船只。 也就是说,单从运力来讲,下东洋舰队的运力基本是几十个沿海商帮加起来的总和。 下东洋舰队如果沿着日本、南洋、天竺跑一遭,那其它商帮就得饿肚子。 这样的情况,也符合朱高煦对下西洋成果的印象。 在他的记忆中,郑和下西洋一次性就带回了几十万斤香料,以及成箱的珊瑚珍珠。 郑和七下西洋所带回的香料,直接让百官从永乐年间,一直领到了弘治年间才告馨。 不难想象,郑和七下西洋到底带回了多少香料,让大明香料市场遭到了多么严重的打击。 可以说不到三十年时间,把未来一百年的钱都给赚了。 不过要不是这么做,估计永乐年间也没办法维持那么多大工程。 好在现在朱高煦来了,大明对南洋的贸易,将会从简单的一锤子买卖,变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买卖。 只是在这之前,他得盯紧这些沿海商帮,最好掌握他们走私证据,等一个合适的时机,把他们连带被政治献金的那批官员一起打包带走。 “盯紧他们,所有的罪证都存档,没有我的教令,任何人不得开启。” 将复杂的海上走私情况了解后,朱高煦也开始对胡纶下令。 胡纶一言不发的作揖应下,朱高煦见状也沉吟片刻,思考过后才开口道: “西厂的规模还得增加,最好从养济院之中挑选孤儿培养。” “东宫的府库还有十六万贯钱,你调十万贯先用着,总之北边给我盯好山东,南边给我盯好南直隶和闽浙,顺带监视江西吉安府的那群文官。” “臣领教。”胡纶应下,随后见朱高煦不开口,便自觉起身离去。 待他离开不久,回避消息的亦失哈也走进了春和殿内。 他没有询问什么事,只是走到了桌案前,为朱高煦面前那杯已经凉透的茶倒水。 朱高煦瞧着他倒茶,过了半晌才渐渐从思绪中走出。 再抬头时,亦失哈已经放好了水壶,坐在了他常办事的桌椅后。 “辽东今年入学的学子数量是多少?” “五万七千六百余人。” 朱高煦一开口,亦失哈便回答了问题,在说完后,亦失哈还开口道:“今年正月到现在,山东三府的百姓迁往辽东的有三十六万四千余人,南逃的有十二万三千六百人,但都被截获,迁往了韩州、开平等靠北的地方。” “不过辽东均地的消息传开后,他们也不逃跑了,反倒是山东的济南府、兖州府涌来了不少百姓,都被安置在了青州,数量不下十万。” “按照眼下的情况,年底辽东人口应该可以突破五十万户,二百万口。” “去年运往辽东的粮食,还够吃到年底。” “就是……”亦失哈顿了顿,然后才开口道:“济南、兖州府的百姓迁徙让不少乡绅富户诟病,衍圣公府也有上疏。” “父亲如何说的?”朱高煦闭着眼睛养神询问。 “陛下说,山东的事情交给殿下他放心,但是衍圣公府也不能怠慢……” 亦失哈小心翼翼的说出朱棣的态度,而这也是两父子政治理念上的一个小冲突。 说到底,朱棣毕竟是这个时代的人,对于孔子和衍圣公后代这种政治正确的事情,朱棣还做不到全面推翻,反而要让步。 相比较下,朱高煦对孔子虽然尊敬,但对他的后人却不屑一顾。 不止是衍圣公府,还有江南,还有整个旧体制下的封建官员。 如果不是他现在没有足够的政治资本,无法调动足够数量的政治官员去打倒这群家伙,他恐怕早就动手。 他并不知道解缙等人的想法,可即便他知道了,恐怕也只是轻嗤一声。 他所要的官员,不是他们自命清高的那种“干才”,而是能够执行他政策,掌握小学数学级别的新官员。 这种‘批量制造’的官员虽然单打独斗不如这群“干才”,但他们的可替换性足够让大明维持一个较为廉洁的行政班子。 至于行政班子日后的腐败,那不是朱高煦应该考虑的事情。 古往今来,有几个人能料到几十年后发生的事情? 别说几十年后,就算身后事他们都无法掌握。 嬴政能料到他所建立的秦朝在他死后三年灭亡? 李治能料到他死后,他那个六十岁的皇后会在七年后登基称帝? 赵匡胤能料到他死后,赵光义丢下大军驴车漂移? 朱元璋能料到他死后朱允炆被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