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6章 海贸之争 (第1/3页)
“陛下,这是被气到了?” 鸡鸣寺禅房内,姚广孝没想到自己与朱棣的见面,居然会是这副模样。 “老二这个抠砖缝的,他给辽东调粮就几百万石几百万石的调,给俺调五十万石就哭穷。” “俺现在看,他就是想着架空俺,让俺当他的傀儡。” “不行,俺得寻个办法,把兵权和户部、吏部和工部拿回来。” 禅堂内,朱棣左右渡步,显然被朱高煦气得不轻。 “呵呵……” 听到笑声,朱棣停下脚步,愤怒中带着诧异看向姚广孝:“老和尚你笑什么?” “我笑您有了宝玉却将其视为糟粕。” 姚广孝慈眉善目的笑着,手上盘算佛珠的动作也不曾停下。 被他这么一说,朱棣倒是慢慢冷静了下来,直接坐在姚广孝面前的蒲团上,直勾勾盯着他。 “老和尚,俺们俩的交情可是快二十年了,你莫不是收了老二的好处,处处为他说话。” “出家人,要再多的好处又能拿来干什么呢?”姚广孝轻笑摇头,朱棣听后却不信。 “你说那小子是宝玉,可俺却觉得他处处先俺一步,弄得俺似乎一直被压着。” 朱棣是个很自信自傲的人,他一直觉得自己才干出众,并且事实也是这样。 不管是打仗还是治军,他都是朱元璋那二十六个儿子里最出众的。 现在他开始理政,并且也有自己的一套观念,可朱高煦却处处领先他一步,并且想的办法比他还要完善。 尽管儿子优秀,作为父亲十分骄傲,可这种事情一旦多了,朱棣就难免有些不平衡了。 蹲在后面看戏是一种享受,但成果必须得落到他头上,让天下人知道他这位君王的才干才行。 现在的自己,处处附和着老二,就好像他的傀儡一样。 他朱棣可不是甘心被架空做傀儡的人,他要实现自己的抱负。 “陛下觉得理念一致不好吗?” 姚广孝动手为朱棣泡了一壶茶,朱棣听着那茶水声,心也不免平静了几分。 “理念一致是好,但太一致了俺就会觉得有猫腻。” 端起茶杯,朱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开口道:“老和尚,俺要是请伱去做官帮俺,你愿不愿意?” “您有太子了,还要贫僧干嘛呢?”姚广孝像是故意这么说的,立马又把朱棣的火气勾了起来。 “你故意的?”朱棣目光中有几分怒意,姚广孝却伸出手继续为他斟茶,同时缓缓道: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 “这群人都对自己钟意的孩子有所不满,因为强大的君王总觉得儿子不如自己。” “他们能发现群臣的优秀,却看不到自己孩子优秀的地方,满脑子想的都是更进一步。” “您拥有太子这样的孩子,且他又足够孝顺,您还有什么不满的呢?” 姚广孝似乎是在夸赞朱高煦,但朱棣却听出一丝不对,因为他所说的那几个皇帝与太子,似乎都有不好的下场,而这种下场本是可以避免的。 “老和尚,你话里有话。” 朱棣解开了姚广孝所蒙上的那一层故事面纱,被揭开的姚广孝也不觉得有什么,只是脸上依旧慈眉善目的笑着。 “当下的大明朝强盛无比,钱粮之上又有太子用心,唯一有问题的,就是您与太子的关系。” “在陛下与太子之前,鲜有太子能与皇帝分庭抗礼的情况。” “即便有,也是太子和皇帝争斗,最后落得一场笑话。” “如今这天下,想要看您与太子笑话的人可不在少数。” 姚广孝说罢,朱棣也想起了今日消息走漏的事情,不由的冷静了下来。 “您实际大可不必急于求成。”姚广孝说着,朱棣却反驳道: “俺今年四十二,可身子还算健朗,老二却已经二十二了,若是他急于求成怎么办?” 朱棣所说的“成”就是皇位,显然还是不放心朱高煦。 “若是真的急于求成,去年这个时候,您就坐不上皇位了。” “何况就太子这一年的所作所为来看,他行的是坦坦荡荡的大道,不可能逼您退位。” “他若是真的要想皇位,不用贫僧提醒,想必您自己也能想到。” “此外,贫僧再说最后一句。” 姚广孝看着朱棣,手中佛珠盘算:“太子的所作所为,所得功绩无疑都会被史官算在您的头上,后世人只会知道您父子二人关系和洽,您知人善用,如此才让天下太平。” “至于太子的功绩,也必然要等他登上皇位,才会被天下人所熟知。” “用好人,便是彰显您功绩盖过建文,不逊太祖高皇帝的最好做法。” “想当年的唐太宗、汉武帝、太祖高皇帝即位称帝后有几人亲征?” “可到了最后,功绩还不是算到了他们的身上。” “陛下的执念太深了,有的时候太子说的并无问题。” 姚广孝清楚说出了朱高煦与朱棣争吵的问题所在,朱棣听后立马起身,左右渡步。 “俺让你打探消息,没让你打探到俺身边。” “俺现在要的消息,是……” “御史车舒。”姚广孝盘算着手中佛珠,轻描淡写的说出了胡纶与纪纲都还没找出的消息。 朱棣愣了愣,显然没想到姚广孝速度那么快。 只是不等他开口,姚广孝便开口道:“他只是被推出来的小人物,陛下想杀或者不杀都可以,关键是要解决江东与浙东官员的不满。” “沿海商帮自前元时期就存在,到了如今繁杂的足有数百支,每支都各自资助家乡子弟,子弟成材为官后也开始帮衬。” “不止是文官,许多武官和勋臣也收受了钱粮珍宝。” “下东洋和下西洋一旦成功,那将彻底断绝沿海商帮的后路,此事牵扯的人太多,您还是小心处理比较好。” 姚广孝不仅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