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南征北讨 (第3/3页)
朱棣果然认可了这一办法,朱高煦闻言也看向了椅子上的沐春。
“敢问黔国公,云南、广西及四川行都司、贵州、三宣六慰等地土司可以征调出多少兵马?” “十余万……”沐春的政治头脑不比沐英差,对于这父子二人的戏码他已经看了个清楚。 “能征调多少就多少吧。”朱棣开口定下征调数额,沐春闻言便知道朱棣想用征讨安南来消耗土司的实力。 只要明军使用火炮轰开安南城门,然后派土司军队率先入城,那都不用自己吩咐,恐怕他们自己…… “好了,事情便这样定下了,明年入冬出兵安南,若是云南广西的粮草不济,便从四川和湖广调遣。” 朱棣不想继续这个话题,毕竟说多错多。 见此情况,沐春等人也先后起身作揖:“臣等告退……” 说罢,他们缓缓退出武英殿。 在他们走后不久,朱棣才看向朱高煦:“日后这种事情,你还是少在诸将面前说,理应在私下说,而且最好隐晦些。” “儿臣谨记。”朱高煦颔首应下,朱棣见状也开口道: “你能从安南那里弄来这么详细的情报,看来你的西厂办的不错。” 这是朱棣首次提及西厂,同时也在试探西厂对外的情报能力。 他将朱高煦能掌握安南情况的事情归结到了西厂身上,但实际上朱高煦能这么清楚安南的人口情况,是因为他前世看书的时候历史写过这一篇章。 那篇文章里贴上的都是明军征讨安南后清点的数据,不仅有人口情况,就连安南有几头牛、几匹马、几艘船、几头大象都写了个清楚。 唯一的缺憾就是耕地情况没有写,不然朱高煦所掌握的情报还能更准确。 不过既然朱棣把自己的情报来源归结到西厂身上,朱高煦也刚好将计就计。 “确实如此,西厂主要对外。” 朱高煦坐在了一旁椅子上,对朱棣“开诚布公”的给出回答。 朱棣听后,脸上也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只是这表情没持续太久,他便暴露了本性。 “你说安南的情况你掌握的这么精确,那漠北鞑靼和瓦剌的情况,还有你早年说过的帖木儿国的情况如何?” 朱棣询问鞑靼和瓦剌是本能,询问帖木儿国则是因为早年朱高煦夸大的太厉害,以至于现在的大明都还在防范帖木儿。 “瓦剌和鞑靼本部也就几十万口,能拉出的明甲战兵顶多十万。” “至于西边的帖木儿,他眼下正在波斯与波斯人交战,根本无力东侵。” “况且据儿臣消息所知,别失八里新君对于帖木儿并不服,试图依仗朝廷去对抗帖木儿。” 朱高煦将自己知道的情况大致说出,可能细节上有差误,但总体来说应该没问题。 “嗯……北边的消息倒是与俺知道的差不多。” 朱棣摸了摸自己的大胡子,随后才开口道:“安南的事情,你自己看着去办,迁徙人口的事情,俺准备从广东迁徙广西,从广西迁徙至安南。” “第一批至少迁徙二十万,设立三十个卫所,然后陆续还要迁徙。” 在人口迁徙上,朱棣的想法和朱高煦差不多,不过朱高煦想迁徙的更多些。 “可以从福建迁徙至广东,广东迁徙广西,广西迁徙安南。” “儿臣估计在二十年内迁徙百万汉民入安南,那安南就能被朝廷彻底掌控了。” 朱高煦说出自己的想法,可朱棣却皱眉:“福建人口并不多,迁徙当地会不会被抵制?” “不会。”朱高煦摇摇头,他很清楚福建的情况,因此和朱棣解释道: “福建因为闭塞,存在的家族与乡绅富户并不少,单论人口来说,福建人口四百万,耕地却只有一千二百余万。” “三亩地能否养一人,父亲应该比儿臣了解,但从耕地和人口来说,福建已然十分危险。” 福建的土地问题在明清尤为严重,由于地方闭塞,因此朝廷往往不重视这里。 可是实际从永乐后期,这里的阶级矛盾便十分明显,宣德年间朱瞻基的坐视不理,更是让福建矛盾加重。 到了正统年间,朱祁镇的目光还停留在西南的时候,福建矿工发生起义,原本只是几千矿工不堪矿课压榨的起义,却因为土地矛盾而迅速发展为十数万人。 朱祁镇派陈懋出兵镇压不久,北边瓦剌叩关,然后朱祁镇就陷入了三线作战的局面。 再往后便不用多说,朱祁镇坚持三线作战,结果被抓到了漠北当留学生。 总之福建矿工起义的问题,本质也是利益和资源分配问题。 福建的矿课负担确实重,但普通百姓的负担也不轻。 三亩地即便产出六石粮食,上交官府后便只能紧巴巴的过日子,一旦家中人口增多,都不用几代人,只需要再多一代人,那就会遭遇吃不起饭的情况。 闽浙两地百姓从永乐后期开始,就一直面对这种局面,经过正统年间镇压后矛盾被缓解,可到了明代中后期,讨生活的百姓只能走私去南洋生活,因此嘉靖年间的走私商人和倭寇也主要以福建、浙江为主。 朱高煦可以笃定,只要他开出足够丰厚的迁徙条件,那别说迁徙广东,就是直接迁徙福建百姓去安南,他们也敢举族搬迁。 “反正安南的事情,俺今日开始就交给你了,俺不再插手,但是北边的事情都得俺过目再拍板。” 朱棣对朱高煦处理政务还是比较放心的,只要他步子不迈太大,那基本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他现在想的,是在平定安南后,如何出兵收下漠东。 “儿臣领命。”朱高煦应下,不过还是补充道:“漠东收复后,可以慢慢增设卫所……” “行了”朱棣打断,话语中透露着埋怨: “俺要打你不让,现在还没打你就想着后面的事情,你先把安南的事情弄好再说吧。” 说罢,朱棣拿起了一份奏疏,靠在龙椅上,用奏疏挡住了与朱高煦对视的目光。 “呵呵,既然如此,那儿臣告退……” 见朱棣这副模样,朱高煦便轻笑着作揖回礼,随后笑声爽朗的离开了武英殿。 倒是在他走后,朱棣放下奏疏抓了抓胡子:“安南……” 他呢喃着安南,紧接着啧啧几声:“跟老二一比,俺都觉得俺太圣贤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