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俏狼烟紫芦花_第一百九十章 复仇去(十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章 复仇去(十九) (第1/2页)

    拴宝使出蛮力,站在船尾,两腿叉开,把篙从身边往后插去。接着双手一握,腰一弯,腿一弓,小船冲得后尾直往下跌,船头一撅一撅的,犁开的波浪哗哗啦啦拉着溜线直响。

    骡驹袁在舱内领着狗剩、樊傻子、浪妮几个队员整理着各种各样的渔钩。他们穿过周围苇蒲荒荡,径直来到鱼龙湾中心,一看湖面开阔,两侧浅水区芦苇、香蒲间杂缜密便于设伏,又是鬼子往周村、南鹭山运送战略物资的必经之路,很适合巧摆渔钩阵,实在是理想的水上歼敌战场。

    姥爷站在船头上指挥着一条条装着鱼钩的小船cao作,一条条溪犁来到伏击水面周围湖里七手八脚张卡下钩,分层连环设防,各类大小鱼钩结合,同时,对于战斗打响后,鬼子可能逃跑的沟湾也设置了相关拦截阵,准备到时确保伺候圆满妥帖了。

    那锦秋湖上的打渔钩,种类繁多,有地钩、坐钩、划钩、淌钩、爬钩、棒钩、针钩、弓子钩、对口钩、半截钩、红食钩、滚钩等等。各类钩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小的象钩针,大的如秤钩。有如意单钩,对腚双钩,倒刺丛生的矛头钩。钩尖锋利,大小鱼只要一沾边,就能留住,别想跑掉。

    不同钩的下法也不一样,有的埋伏在鱼道,迎头截击,有的流动在湖上尾随追打。地钩,用绳子系在带尖的苇子上插入水底;棒钩,拴在两头齐的苇子上浮在水面;坐钩,则吊在长长的缆绳上悬在湖水中间。这样活动在各个水层的鱼,都会遇到拦截阻捕。

    其中,坐钩最好,用一条菜豆角那么粗的麻绳做钩檀,每隔两三寸,用捺把长的绳子系上一把象秤钩似的钓钩。每一百钩,系上一个巴掌大、半圆形、管着钩檀不沉的浮子。每一千钩,竖上一根竹杆。一船坐钩,有二十五个杆子,钩檀六千多尺,合四华里长,拴着两万五千多个钩。

    那二三十斤重的大鲤鱼都能钓到。四五十斤重的大黄杆子鱼,足有两米长,小碌碡那么粗,尾巴三拃宽,它劲头大,性子猛,动作快,一游十几里。游过去,后边水成沟,两边起波浪。碰到小型运输船,一头碰掉舵杆,遇到小排子,一尾巴搅翻;身中一两把渔叉,照样带着往前游,算是锦秋湖里的“小霸王”了。可是,它本事再大一碰上这坐钩,就脱不了身了,越是摇头摆尾挣扎,邻近的钩越发都纷纷搭过来,把它全身钩住,比捆绑的还要结实。这时,就是请“龙王爷”来,也救不了它的命了。

    如果坐钩檀两头系在两条船上,随船漂流,就变成了淌钩,能追击逃跑的鱼群。如果行船上用人cao作,拉锯似地划动钩檀,摆动钓钩,强制性的钩鱼,就变成了划钩,能主动捕捉鱼群。帆船两侧,带上长柄铁钩,象竹筢搂豆叶似的前进着,这是爬钩。它能利用风力追击水底游鱼。

    姥爷他们正在下的钩,就是要把各类钩综合使用,布成鬼子能进不能出的迷魂阵——难以逾越的水上长城。

    下滚钩很简单,可威力不可小觑。锦秋湖渔农民们一般在长长的绳子上扣上浮漂,再在绳子上等距离系上长短不等的钩子。那豪钩子堪称最大的鱼钩,它赶上小秤钩大,明晃晃,尖戾戾,带有锋利的倒刺,做这么大的钩,用意很明确,就是要钩大鱼。

    等做好了绳钩,渔农们就乘船到预定水域,将绳钩放下,一头用木棒或竹杆固定,另一头放任自流。这样,钩绳漂在湖面,漂纲上则每隔一米系有一只浮子,使整张滚钩悬浮在水中,为了使钩子能定位在离湖底一、二十厘米的地方那就还要在相应的位置吊挂一定的重物,至于具体吊挂多少重物,那就是要看把头们的数了。此钩一般安在二流上,让水流那么一冲钩子能随着波浪的起伏前后左右摇摆不定地滚动,贴着湖底游弋的大鱼看见漂动的钩子,以为是什么好吃的就会游过来一不小心碰上钩子就有可能被胡乱钩上,一疼就挣扎,而越扑棱咬得越深越紧,因此,有时一条鱼身上钉了好几个钩子。

    逮上来的鱼,身上的钩子也不规则,有的钩在头上,有的钩在身上,还有的钩在鱼尾上。不管钩在什么地方,一钩上准跑不了。

    锦秋湖上的渔民一般满潮放落潮收,风浪大了也有几天不收的。钩的鱼都是几斤以上的大鲈鱼、黑鱼、鲶鱼、草鱼以及鳖,收到不是很多却很值钱。要买大鱼就到湖边向使钩收鱼的招招手,他们就会划着小船上岸来。买卖间不一定要用秤,手提提说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