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5 豆腐房 (第2/2页)
“这不是天天在过农忙嘛?”二嫂说道“最起码,在农村,辛苦是辛苦,半年辛苦半年闲,哪里说天天起得那么早的呀?” “我们不是说了嘛,要做豆腐就要吃得亏,受得累,就好像是每天在过农忙,一天都不得闲,”二哥说道“大家都考虑好,反正现在还没有给一分钱到别人,反悔还来得及,要是以后再反悔,那就后悔不转来了。” “是的,我们都要想好,这是一大笔钱呀?都考虑好了,考虑好了我们再决定不迟。”老公也在一边敲着边捶“哪个人都没有长后眼睛,以后的事情真不好说,即然是做生意,就有亏有赚,大家都要考虑在里面,到时候赚了钱都好,要是赚不到钱,大家也不要说什么埋怨话。” “有什么好埋怨的,你看你们做金针菇亏了,我说过一句的埋怨话没有?”二嫂郑重地说道。“虽然说心里还是不安逸,毕竟那是攒了这么多年的一点血汗钱呀,不过,你们两个呀,是人也吃了亏,戏又还不好看,这两个男人在外面只记着做事,又不会安排生活,还不是都瘦了一大截呀,这亏是亏了,再想办法不就行了,再说了,你们两兄弟的脾气我还不晓得得呀,又不是好吃懒做,吃喝嫖赌的人呀了,要你们真的是那种人,我们也不放心把钱交到你们的手里,怎么办了,反正我们还年轻,慢慢地来吧,总有翻身的一天的。” “有了二嫂的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反正她是老早地就要出来的,而且,又碰上了老幺的这一档子事,是不出来又不行了,我们回家了,把老幺一个人甩在这里我们又还不放心,即然大家决定买豆腐摊子了,我们明天还是到老乡的豆腐房看一看,顺便看一看老幺,听一下他的意见。”老公摆明了态度。 第二的下午,我们一起来到了豆腐房,只见老幺正和一个做豆腐的师傅忙着,整个豆腐房弥漫着一股白雾,我们走进去的时候,看到还有两筐泡好的黄豆还没有磨出来,一问小弟,他们六点钟就开始做着了,一直做到现在,还没有做完。正在这时,老板两口子收了摊子回来了,豆腐已经卖得干干净净了,他们还在外面就热情地和我们打着招呼,老板边说话边掏出烟来发着大家,我们因为不抽烟,就和小弟在一起说着悄悄话,和小弟说着家里的情况。 我们才走了三天,兄弟媳妇就生了,生了一个小姑娘,也就是说在我们刚刚踏上昆明的土地,小家伙就降生了,这是我们打长途电话的时候得到的消息,小弟本来就担心着这一头,现在听说小家伙身体很好,他自然中一脸的欢喜,当然了,我们担心的是害怕买豆腐摊子会上当,豆腐房里的生产工具并不值多少钱,值钱的是生意,要是生意一直有这么好,我们就敢下钱了。 “他们的生意还是蛮稳定的,我来了这么长的时间,一直销量都差不多。”小弟点了点头。 “那究竟有多大一点利润了?”我问道。 “这倒是还真的没有过细,不过,一天两麻袋黄豆,不说卖豆腐赚多少钱,光是豆渣一天都卖一百多块钱了。”小弟指着外面的两个豆渣桶说道。 “那不是一年卖豆渣都可以卖三万多块钱了嘛?”二嫂在一旁吃惊地张大了嘴巴。“只光是把这钱攒起来也行了嘛。” “你们还是多考虑一下,毕竟弄点钱都不容易,具体的我也不晓得,我只是在屋里负责做豆腐,还有卖的那些就不晓得了?”小弟边包豆腐边说。 “那一斤黄豆出好多豆腐你总晓得吧。”我赶着根。 “听他们说,一斤黄豆出三斤豆腐,不过,我们都没有过细,再说了,老板娘一天卖多少钱,她不会跟我们说嘛。”小弟想了一下说道。 “也是的,个人不亲手搞呀,还是心里没有一个底,不过,他们的生意好,倒是听你二哥他们两个男人说了,他们不是都在一条街子上面做生意嘛?就是说他们的生意好的很,要不然,他们两个也不会起什么心思要买豆腐摊子。”二嫂点了点头,她翻看着做好的豆腐皮,惊异地对我说到“你快来看,这哪里是什么豆腐皮呀,比的确凉都要筋骨好。” “豆腐皮怎么榨这么干了,这还有什么产量嘛?”我拿了一张豆腐皮,放在手里揉着,竟然和布料一样的弹力,真是让人想不到。 “昆明吃豆腐皮都是凉拌了,要是筋骨不好的话,一拌不就散了。”小弟耐心地解释着。 “哎呀,在我们那里的话,要是哪个的豆腐皮榨得干了,还会有人买嘛,人家会说那干豆腐皮像是酢草了。”二嫂不禁笑了,“真的是一个怪地方,连豆腐皮都不是一个吃法。” “你做得来嘛?”我问着小弟,才半个多月的时间,小弟就瘦了。 “做的来呀,有什么做不来的。”小弟说这话的时候,有一点自我解嘲的味道。 “他四妈也是的,明明自己要生了,还去惹那个含糊去,不然的话,你连自己的孩子的面也没有见过。”二嫂有一些埋怨地说道。“不晓得屋里是怎么个搞法,事情究竟大不大?” “你们这里没有检暂住证的嘛?”我问道。 “没有,没有人来查。”小弟这才直了一下腰,就这么会儿的功夫,他都包了三板豆腐了,他虽然和我们说着话,手里却没有闲着,另外的大师傅正在埋头包豆腐皮,时不时地朝我们这里瞟一眼,小弟问道“对了,师傅,一斤黄豆做好多的豆腐皮嘛?” “什么?问我呀?”师资正在搅着瓢中的豆腐脑,搅得哗哗地响着。听到有人喊他,不由得停下了手中的活路。 “一斤黄豆出多少的豆腐皮了?‘小弟又说了一遍。 “要是在老家,可以出一斤八两,在昆明呀,最多也就是一斤二两,一斤二再都还是多的。”师傅老道的说道,其实,他的年纪也不大,还不到三十岁的样子。 “老乡,孩子有多大了,几个孩子嘛?”二嫂问道。 “老大有五岁了,上了幼儿园,小的一个才会走路”师傅笑着说道。 “干了多长时间了?”二嫂又问道。 “我们的孩子小了,没有办法,都在外面干了好几年了,”师傅边说边细心往布上浇豆腐脑,浇得匀匀的。 “你的手艺好了,做的豆腐皮好漂亮。”我不由得说道。 “你兄弟也会做了,做得也好了,你们要是接了豆腐摊子的话,他抵得上大力了。”师傅说道。 “你们的老板为了什么要卖摊子呀?他们的生意又还好,怎么不接着做下去了?”我小声地问道,生怕外面的老板听到。 “做豆腐情明说是赚钱,人好累呀,能坚持两年都不错了,他们都做了三年了,手里又有了一点钱了,肯定是就不想做下去了,再说了,请人难请的很呀。”师傅又说。 “噢。。。。。。”我嘴巴里虽然这样说,还是不能心悦成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