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5 老公的生意经 (第2/2页)
,我就看到了,有个人在市场门口卖窝笋,大冬天的,窝笋还是一个抢鲜菜吧,可惜的很,半人深的窝笋巅上开着花花,买的人不多,我看看了就走了,这种菜还能吃嘛,老的像咖咖(我们的方言,就是外婆的意思)了” 我不禁又来了兴趣,说道“那昆明人是喜欢这种口味了。” “是呀,你才来了,还不晓得,到明年吃四季豆的时候,你就发现了,他们卖的四季豆都是老咖咖。不像我们老家,专门吃那种嬾的四季豆。”老乡跟我举例说。 “是呀,嫩的都不吃,专门吃老的?”我有一些不相信地问道。 “你明年不要看到呀。”老乡有点不耐烦地说道。因为她的面前来了人了。 “卖东西了,只记得讲了,”一个熟客在摊子上面喊我。“你们说什么了,那么热闹?” “我们说得玩了,你要几斤?”我问道。 “你的豆腐皮好,今天要多一点,”她用手摸着豆腐皮,那六个指头在我的面前非常显眼。我和老公背地里,都管她叫六姐,她不是太讲究质量,算是我们的的铁杆顾客,我问她是哪里的人,她告诉是“秋靖”人,我很是不解,明明站台上的站名是“曲靖”。 “哎呀,还是你们赚钱,我们在跟你们打工了。”我看到她每天要拿上十斤豆腐皮,不禁说道。 “哈。。。。。。你莫说,还是可以了。”她高兴地哈哈大笑。又问我“你们怎么样,一个月找的也不少了。” “找什么钱呀?”我边做事边说“你看到了,做这种豆腐皮哪里有什么产量呀?” “是倒是了,不过嘛,薄利多销嘛。”她笑了,我已经没有功夫跟她说话了,开始忙碌起来,你要三斤,他要二斤,还有的要的多一点,老公也在旁边帮忙才忙得来了,我这时,不仅仅称东西,还要注意我的生意不要跑到别家去了,我们的同行中有一家人讨厌死了,总是在拉我们的生意。 要是我的熟客来了,还在远处,我就要边称手里的东西,边跟他们打着招呼,有的人,来的次数比较少,但是,只要是我接触过的人,他的声音或者是别的什么特点,我总是能记得很清楚,只要头脑里有这么一点印象,我自然就很熟络跟他说话,真的有一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感觉。 这样一来,我们的生意一直不差,老公的人缘很好,总是在说说笑笑地就把生意做了,他站在外面,有一些人又想在我家买,又想看看另外一家的豆腐皮好不好,只要老公递上一支烟,这笔生意就拉过来了,最忙碌的时候还跟我搭一把手,并且还要帮我送贷,不光是食堂里的贷,我们这里买菜的一些大老板,人都是拿着菜单,一报斤两,就递钱过来,然后回车上等着,我们这些卖贷的人,得记着他们的车牌号码,把他们要的贷送到车上,等把这些人都打发走了,菜场上逐渐地冷清下来,老公这才跟几个大学食堂送豆腐。你想一想,三麻代黄豆做的豆制品,我们一般都是一个早上卖掉,有时候,生意不好的话,也不会剩下多少,一个早上忙碌下来,肚子饿得不得了。 记得云南大学有一个食堂,每天都是要一板豆腐,还有几斤豆腐皮,老板娘来得有一点晚,走到离我的豆腐摊还有好远,就跟我大声地说道“我家的豆腐送了没有呀?“ “送了,我老公刚刚送过去了。”我答应着。 “什么人呀?每回喊他吃早点他都不吃。”老板娘明显地带着气了。她说话的时候,嘴角故意地撇了一下笑了。 “我跟你说了,叫你不要跟他客气,不要管他的,你又管他了。”我问道。 “我哪里好意思嘛,天天挨我家送豆腐,喊他吃一碗米线都不吃。”老板娘笑着看着我“你说说他嘛,让他就到我那里吃早点,我们是朋友嘛,一碗早点多大点事呀。” “他不是在你家吃过了一回嘛,你看你,又不收钱,我们哪里好意思了。” “收什么钱,你们把我当成什么人了,跟他说,以后他的早点我管着了,就说是我说的,看他多瘦呀,还不注意身体。”老板娘十分厚道地说。 “好,好,好,我跟他说,你不怕我们跟你吃穷了呀?”我开着玩笑。 “多大点事了,多大点事了,你忙,你忙,我还要买点菜了。走了呀,记得跟他说了。”老板娘挥了挥手,买菜去了。 我笑了,老公的为人我很清楚,大家听到我们说话,都跟我打听是什么回事,一听到说老公在食堂里什么东西都不动别人的,大家不由得笑了,有的说,不吃白不吃,有的说我老公太憨包了,进了食堂,有什么吃什么,反正是公家的,怕什么。好多的人在食堂里顺手揩油蛮正常。 “我老公要是那种人的话,老板娘会这么客气地跟我们说话。”我不由地摇头笑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