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手怪的宇宙之旅_第298章 所谓盖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8章 所谓盖亚 (第2/2页)

道:

    “脱离了原始热泉生态的生命,与蓝细菌类似的生物。”

    比起生存在三百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热泉环境里的厌氧生物,这些与蓝细菌类似的生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获得更多能量并释放出氧气。

    但这颗冰雪星球自转一周需要大约15个地球日,漫长的夜晚会让赤道位置解冻的海面再次冰冻。

    不同于地球的环境限制了它们能够获得的能量,因此这颗星球上的生命发展出了有些不同于地球生命的特质。

    当冰雪星球进入夜半球的时候,缺少恒星光芒直射的赤道海洋会再次被冰封。

    此时它们就会聚集在一起等待阳光的到来,并且利用从太空中坠落的陨石的物质与热量度过这段缺少阳光的黑夜时间。

    按照在地球上的经验,随着这些蓝细菌的数量逐渐增多,将会形成类似于地球太古宙的大氧化时代。

    它们产生的氧气将会孕育出更多的好氧生物,为藻类等多细胞生物的出现铺平道路。

    但这一过程在中途就被打断,大氧化事件只进行了一半就结束了。

    一袭白衣的江越站在李恒身后,看着那些在陨石的热量刺激下变得活跃的小生命道:

    “根据古戈尔科技探测得到的数据,这一次的星球解冻期从大约五千万年前开始,这是这颗星球的第十个解冻期。”

    在地球上的大氧化事件中,蓝细菌成为了世界的主角,而被它们扫到垃圾堆里的则是另外一种生物,生产甲烷的厌氧细菌。

    这些厌氧细菌的消亡与蓝细菌生产的氧气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当时地球上的火山地质活动逐渐减弱。

    缺少了火山活动释放出来的某些必需物质,这些厌氧细菌才在争锋中被打得大败。

    但这颗冰雪星球却与地球不一样,它位于一个双恒星系统之内。

    两颗恒星的距离变动形成的引力变化不仅带来了大量的陨石,同时也让这颗冰雪星球内部的地质活动依旧活跃。

    生产甲烷的厌氧细菌没有被打败,反而顽强地活了下来。

    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能够保留下更多的热量。

    在解冻期之中,随着生产甲烷的厌氧菌数量增多,冰雪星球表面大部分海面的冰都被融化。

    融化的海洋在阳光的照耀下蒸发汽化,产生了更多的水蒸气,而这同样是一种温室气体。

    在上亿年的时间里,冰雪星球表面的温度不断升高,温度最高时赤道的位置可以说是温暖如春,与地球上的海洋几乎没有区别。

    更多的阳光与更温暖的气候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蓝细菌大量繁殖,大气中的氧气含量迅速升高。

    厌氧菌被挤压生存空间,甲烷含量开始逐渐减少。

    氧气增加、甲烷减少让星球的温室效应慢慢减弱。

    南门二b给这颗星球带来的能量只有太阳的一半,缺少了足够温室效应的星球不足以维持表面的液态水长期存在。

    最终,星球会呈现出蓝白色,地表的平均温度下降超过30摄氏度。

    整颗星球都被冰封,即使是被阳光直射的赤道位置也常年维持在冰点以下。

    在地球上,这便是大氧化事件随之而来的一个巨大事件,持续整整三亿年的休伦冰期。

    在这颗冰雪星球上,冰冻期会持续大约一点五亿年。

    在这一时期,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蓝细菌在冰封中大量死亡,生产甲烷的厌氧菌则在长久的时间中逐渐繁衍壮大。

    在一亿多年后,温室效应让星球赤道位置的海洋再一次解冻,一场新的循环再一次开始。

    这便是这颗冰雪星球二十多亿年里一直在发生的事。

    长久的时间并没有让它产生智慧生物与文明——这颗星球上连多细胞生物都不存在。

    只有两种不同的原始细菌不断地争夺着星球的主导权,重复着数亿年一次的轮回。

    李恒把那一小捧海水和其中的小生命放回海洋中,起身沿着小水坑向前慢慢走去。

    “盖亚,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

    “我当时制作星球智能生命的时候也参考过这个理论,如今控制着地球的盖亚算是这个理论的延伸。”

    “这颗星球上发生的一切诠释了生命所能拥有的力量,即使是最原始的单细胞生物,也能够影响整个星球的环境变化。”

    虽然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长的可怕,往往需要用亿年来计算。

    对于曾经寿不过百年的人类、历史不过万年的文明而言,这个庞大的时间数字显得没有多少意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