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国内第一村,任务完成了 (第1/3页)
精气神是最珍贵的。 生病的人,元气大伤,虚弱的模样会感觉苍老很多。 面色红润,精神饱满,神采奕奕,中气十足,就算是个老人,也让人感觉很年轻。 状态太好了。 已经明显可以看出来。 这个还是轰动一时的。 关于健康长寿,养生等问题,一直颇受关注,但是争议很强,都说寿命和生活习惯和遗传有关系,和锻炼、运动什么的关系不大。 比如有个说法,人的身体就如机器,一个人这一生心跳的次数是固定的,呼吸是固定的,消化多少吨食物是固定的,谁数量够了,谁就走。 运动,剧烈运动,心跳加快,这是在加快损耗。 剧烈运动呼吸急促,增加心肺的工作量,加大损耗。 吃得多,每次都吃撑,加快胃部的损耗。 剧烈运动,加大加快膝关节损耗。 有人说是谬论,有人说有点道理。 用眼过度,近视。 生活放纵过度,伤神,伤身,伤肾。 都知道过度不好,其实超出正常范围都是过度。 一动不动是王八,千年万八万年龟。 龟息大法。 有没有科学道理不说,总之对于健康长寿问题谁都很关心,谁也不愿意早死。 达到九五之尊,一方霸主,还想着追求长生。 古代追求长生的人不少,炼丹什么的,最后大部分反而落得早死。 汞中毒…… 现在的人为什么要散步,为什么要跳广场舞,为什么要做cao,晨练。 其实无非就是追求一个健康的身体。 尤其现在社会,看着你开着豪车,住着楼房,生活很好,但和穷人其实就差了一场大病。 病一次,这些都会化为乌有,化为乌有能治好病就算是烧高香了。 谁都害怕生病,病不起。 身体是本钱,夸了,什么也就完了。 现在亭村的变化,让网上很多人开始研究,难道真的是养生拳的能力? 其实很多人不相信,毕竟这养生拳看起来比太极拳并不高明。 但亭村却是风雨无阻坚持了三年的练习。 三年是可以看出效果,三年的坚持不容易,一辈子才多少个三年? 现在是结果有了。 如果只是一个人两个人三五个人,不能说明什么,但是一个大村子,上万人口的大村子,不管老少都是这种状态。 这就让人不得不信。 现在他们关心的是过程。 养生拳他们总是怀疑。 王横短视频有教学,很简单,很好学。 而且记录了亭村差不多一千一百天的晨练打卡,从不间断。 甚至有人从第一个视频就开始看,然后对比后面的视频。 差别是看到了。 但问题还是最原来的问题,这个是养生拳的功劳吗? 有人说是,那肯定会被说托。 可是人家推广养生拳并没有利益,要托干什么? 外面真正像亭村这么坚持下来的,还真不一定能找到几个。 总之话题是挑出来了,一片议论一片争执。 王横是不会强迫所有人都练习的。 亭村这边现在也不强迫,但是最好是每天早上都一起练习。 感受到了巨大好处的人,几乎没人不练,这不比昂贵的保健品好? 为什么不练。 大家都练,再说,这是亭村的形象,亭村的文化。 早上练习,王横是和李娑在最后面。 李娑虽然从视频看过,但现场这么感受还是第一次。 有点壮观。 有人负责拍视频。 每个街道的都有两个人负责拍摄。 轮流。 最后汇总到王横这里。 不然靠一个人拍摄,那点时间是不够的。 晨练结束,大家打着招呼,各回各家。 准备早饭。 他们几个也都凑在了王横这里,早饭,王横随便做了点小米粥,还有煎饼。 配一点白面湖湖,加入一些葱花,盐。 倒点油,煎出很薄的饼,说薄如蝉翼有点过分了,总之很薄,越博越香。 不能湖了,火候要好。 一人吃了几张白面煎饼,一碗小米粥。 有捣蒜泥,有生蒜瓣,生葱,还有酱。 想吃什么选什么。 女孩子不吃生葱生蒜,连蒜泥也不吃,怕有味。 “还是蒜泥香。”王横笑着说道。 然后沾了一点,递给李娑。 李娑笑着接过来。 吕奉先两口子不管那些,什么有味没味的。 年龄在哪里,老夫老妻,什么看不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