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华夏新史_第三百八十六章 慈禧的应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六章 慈禧的应对 (第1/2页)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不透风的墙,所谓的保守秘密最多只是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可以做到,更何况,光绪的措施连“所谓的墙”都不如!在光绪等人眼中认为只要几个人收口如瓶就够了,但是实际上如此大的行动即使所有参与者都保密,也依然会被对方察觉,更何况某些人本身就是慈禧入到帝党内部的钉!

    虽然那些人不知道光绪到底通过什么途径获得了大量的装备和资金,但是他们只要知道帝党实力的增强对于后党来说是个天大的威胁就够了!而这些间谍们则十分迅速的将这些情报送到了慈禧的桌面上而此时的慈禧也无法再保持淡定了,原先的帝党在他眼中仅仅是棘而已,而现在,帝党已经具备了将其推翻的可能!这让视权利为生命的慈禧如何能安心?于是连夜召集庆王和荣禄商讨对策!

    “皇上看来是真要动了”看了看密探送来的折,荣禄有些焦急的说道

    “也不知道袁世凯和翁同龢他们从哪搞到如此多的银和武备,照这个速度下去,恐怕袁世凯的军队全部换装后还可以再多征召5000人左右的部队尤其是这些新式的速射火炮,据说射速数倍于原有的克虏伯行营炮在加上这些机枪和充足的弹药,怕是京城的攻守之势要改变了”庆王看了荣禄一眼,随后说道

    “你们对这个袁世凯了解多少?谁能在背后为袁世凯如此充足的装备?是李鸿章?还是其它人?”慈禧脸色还算平静,但是语气中的寒意让人胆战心惊国库有多少银她可是十分清楚的,别看翁同龢执掌户部,但是也绝对不是他可以一遮天的!更重要的是国库本来就没多少钱,想拿也拿不出来啊!

    “这袁世凯当年在北洋也算是一员猛将精于世故城府很深而且对于权力有着极大的**,当年甲午战争之前因为和李中堂的门生在陆师的问题上产生过冲突,彼此之间积怨很深所以在甲午战争中袁世凯称病在家,结果战争结束后,李鸿章的那位门生在北洋体系中如日中天,这袁世凯也因为在甲午战争中的做派而被李鸿章疏远,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可能感觉在中堂大人那里没什么前途了,于是便退出了北洋同时带走的还有北洋旧军中的一部分所以,对于这个袁世凯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徐杰,都不会有什么好感”庆王别的不行,但是对于这些官员们的履历倒是十分清楚

    “如此说来,这袁世凯倒还是有些本事的如果不是那位从海外归来的徐大人恐怕这袁世凯就可以在北洋中大展拳脚了”荣禄说道

    “这袁世凯的新军到地战斗力如何?与我西北练军相比谁更强一些?”慈禧对袁世凯倒是不关心,她关心的是双方的军力!

    “虽然袁世凯的陆军出自北洋,但是据臣所知这些部队都是那些被淘汰的旧军,战斗力无法和北洋新军相比,装备上也差了不少,当初刚组建的时候,所拥有的不过是李鸿章碍于面随便拨了点法了事,不过这袁世凯还是有治军之能的再加上这些武器微臣的西北练军怕是无法抵挡啊”荣禄说道

    “为今之计只有迅速正军备战,一旦皇上动我们可真就成了案板上的鱼rou了!这人倒是好找,但是这武器可就不好找了,现在北洋和南洋都不好说话,各地总督巡抚们都在大力整备地方军队而且就算军工厂有产品,国库也没有足够的钱去购买!现在各地已然有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中枢能控制的地方实在太少了”庆王说道

    “这中枢没钱,他光绪又是如何搞到这么多银的?既然李鸿章不给,刘坤一张之洞等人更不可能给,到地是谁这么大方给了光绪如此多的银还有先进装备呢?将宫中的藏品卖出去一部分自然可以换取不少银,但是这些速射炮和机枪可都是各军的紧俏物资,不是有银就能买到的!”慈禧皱着眉头问道

    “会不会是洋人在背后捣的鬼?”荣禄一句话瞬间让整个屋的气氛降到冰点!北洋和南洋都不可能,其它的满族巡抚督中有没有这么多的东西,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有某个国家在支持光绪!这可太可怕了,别的不说,仅仅是一个面积只有清国三十分之一不到的日本都差点败清国,其它的那些列强更加强大,如此一来,恐怕还没开战,就已经知道输赢了,慈禧可对自己后党中的某些人是什么德行十分了解,别看现在一个个表现的忠心耿耿,一旦帝党得势,恐怕他们会毫不迟疑的改换门庭!

    面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