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无限流主神该怎么办_第二百八十八章 踏白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八章 踏白营 (第1/2页)

    (还有一章,正在纠错)

    唐中北荒之乱时期,史家有记录到在西洲、极西州爆发的那场时疫。

    据可考记录来看,当时这场时疫囊括了现在的西洲西部和极西州东部大片区域。

    当然,对于当时的大唐来说,现在的极西州西部大部分区域还非“王土”。

    而当时的唐西重城陇川城自然也被包含在其中。

    当时这场时疫因何而起,史上臆测很多。

    有说当时唐朝内乱,中亚、极北之地、南境都有势力蠢蠢欲动。

    但中亚诸国积弱,当时的唐朝西疆又有“不可破之城”陇川城在,若是西域诸国想要入侵唐朝,自然最先就得对这座“不可破之城”下手。

    而这场时疫爆发的时机、地点都极为微妙。

    所以就有人猜测会不会是当时的中亚诸国使用了“下作手段”来破解陇川这座“不可破之城”。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随后数十年年内,这片区域的诸国陆陆续续被纳入了唐朝国土也算是咎由自取。

    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当时的唐朝确实内忧外患,无比艰难,但之后唐中盛世也由此开启。

    唐中西扩也是因为“西疆诸国可能行此恶毒之事”为导火索开始。

    当然,当时的唐中不止西扩就是了。

    同时,那场时疫诸多的可能中,为什么会出现“西疆诸国可能行此恶毒之事”,并且广为流传……就是要看它是否会被“需要”了。

    而唐中西扩中,有一位猎人出身的军士就在其中。

    这位军士从北荒之乱时背着猎弓,跨着猎刀就加入了极西军的墨林军。

    之后就跟着极西军一部分军士前往大唐北方去平定北荒之乱。

    他在那平定北荒之乱的八年间,奔赴了六州,经历了大小上百场战斗。

    硬生生的从一个毫无根基的猎户打成了一名墨林军游击校尉。

    他作战极为拼命,用他的同伴的话来说就是,他像是在求死一般。

    “可惜”的是,他不仅没有战死,而且还在合军重编之后,遇上了当时还是不受宠的唐幽宗第十八子。

    唐幽宗第十八子,也就是未来的唐靖宗,在当时只是合军之后的校尉,已是什长的猎人军士在去平定北荒之乱的第二年下,被打散分配到了他的麾下。

    很快,未来的唐靖宗,当时的皇十八子就开始注意这位猎人军士。

    因为军武行间,这位猎人军士不仅识文断字,而且性格极为沉稳老练,作战极为凶猛,同时还是寻踪觅迹的高手。

    在之后的作战中,他屡立奇功,很快得到了皇十八子的赏识,领百夫长职,麾下全是精通侦查和山地作战的好手。

    随后三年,皇十八子在军中逐渐站稳脚跟,在北荒之乱的诸多军士中得到了不错的名望——皇十八子不是因不成器、纨绔而不受唐幽宗喜爱,而是因皇十八子天生外貌有所缺陷,所以才不得圣上喜爱,但外貌在军武中可一点不受重视。

    皇十八子常常作战拼在第一线,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他只是个领军小将,麾下千人。令箭所指自是他奋勇之地,难道他还要站在后面“运筹帷幄”吗?

    也因为如此,数年来,他陷入了大小险境不下十次,轻重伤更是无算。

    这之中,有两次几乎陷入绝境之时,都是在外侦查、阻断、特战的“踏白营”解决掉了他们的目标回头解围,才让皇十八子没落得落荒而逃或者身死的下场。

    而领“踏白营”的就是那位姓李名陵字汉卿的猎户军士。

    第一次陷入绝境,浑身浴血的皇十八子远远的见到敌军包围被撕开的口子里,出现了那张像是万年不变的冷漠脸庞,心下就决定要把这个可造之材握在手里,谁要都不放。

    当第二次陷入绝境,胸腹中箭躺倒在亲卫的包围圈中的皇十八子听到外面传来那熟悉的呼啸声后,脸上的不甘和绝望瞬间转为欣喜若狂。

    因为不止是绝境之时,往日这呼啸声后,都代表着最少他计划中的一环已经被完美实现,都代表着虽然可能战力不算最强、但最令人心安的队伍回来了,都代表着那头冷漠、沉稳、嗜血、不畏惧死亡的猛兽开始发动攻击了。

    如今两次深陷绝境都听到了这呼啸声……

    这头天赋异禀的猛兽是自己的福将啊!

    第五年,战事平稳,皇十八子因屡立战功,被唐幽宗召回皇都受封,之后就再未参与到北荒之乱的收尾。

    但皇十八子四年多时间凭军功和名望、魅力所建立的“纪成军”迎来了他们新的主将,一位在军中很有威望和人脉的老将军。

    看上去似乎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只是这位老将军的孙女,年初已嫁于三皇子“荣王”二子为妻。

    而“荣王”是唐幽宗最宠爱的皇子,荣宠不下太子。

    但这些并不是前线那些军士所知之事,而且对于能在曾经只能在传闻中听说的神将麾下战斗,军士们很快就接受了这个安排。

    北荒之乱经过八年的时间平定,那位猎户军士也跟随残存的“墨林”军士回归西境。

    出发时是六千八百七十二人,回来时是一千一百三十三人,包括八年来提前不能再参战之人九百六十二人,不归西境四百五十八人,失踪二百九十一人。

    亡,过半。

    战后所有参战之人都受到了圣上亲口嘉奖与丰厚赏赐。

    当然,圣上的“亲口嘉奖”是由传旨之人转述。

    再之后三四年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