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无限流主神该怎么办_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孝、不忠、不仁、 不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孝、不忠、不仁、 不义 (第2/3页)

率的亲卫都是任由猎人军士持刀负甲随意和皇十八子单独相处。

    武学这一块猎人军士不懂,搏命杀招皇十八子不擅,两人多年间互相切磋,互相学习更是亦师亦友。

    要不是两人年岁相同,猎人军士又无续弦之意,皇十八子早就要将自己及笄之年的女儿许配给他了。

    哦,当然,皇十八子也不止推荐过自己的女儿,但猎人军士都是一口否决。

    唔……这般很不给面子的当众拒绝了都不止一次。

    倒是皇十八子不觉得对方落了自己面子,是在让自己下不来台,反正周遭都是同袍军士,大家看他皇十八子的笑话不止一次两次了。

    让皇十八子记忆最深的一次,是他和一大群莽汉在河间清洗血迹的时候,他被不知道谁拍了屁股。

    之后莽夫们还哈哈大笑说,皇子就是不一样,赛着白嫩。

    当然,这也就是刚开始的时候。

    随着征战开始,皇十八子早就已经和这些莽汉差别不大了,哪儿有半分“白嫩”。

    历王在盘算什么大事的时候,也习惯性的会找这位“福将”聊起。

    包括他打算借着荣王谋反,之后为自己挣得一线“命运”。

    他的计划很复杂,很大胆,步步险棋。

    他想要猎人军士陪他一起,因为他笑着说,猎人军士是他的福将。

    结果不出意外,猎人军士拒绝了。

    猎人军士言:

    不论是新皇,荣王,或者他历王,谁坐皇帝之位都行。他只是想要守得西境一片安宁就行。

    至于他为什么不像北荒之乱那般,是因为北荒之乱乱及国本,而皇子争位……自有胜者。

    而他也很信任这位不在皇城“达官显贵”眼中的历王。

    对于猎人军士的拒绝,历王并没有在意,他只是笑着道:

    “朕的西境,迟早要交到你手里。”

    猎人军士对身边这个人的大逆不道之言却是懒得理会。

    ……

    历王登基了。

    他率多方军士勤王,却是迟了一步,新帝唐文宗被害,荣王被他枭首。

    随后他在朝中“一致”的声音中坐上了龙椅。

    ……

    勤王诸军受封。

    而其中,守边有功的踏白营成军,首领猎人军士荣升怀化将军,镇守西域。

    这条赏赐,没人有异议。

    谁都知道踏白营就是他靖帝一手带出来的,而踏白营也早就值得成军,只是因为两位先皇对皇十八子和将门的打压,才未成行。

    ……

    四年,西域诸国残部与“厌火”重燃,集齐十六万大军围困踏白军驻守之樊东城。

    两月余,西境军赶到,与踏白军联合,灭之。

    随后踏白军无令追入厌火国境内,屠三城,于厌火东境重城垒人头京观,高十数米。

    厌火国主再向唐献金银财宝,美女宝玉,垂泪割地称永世臣。

    其后,踏白军在时,厌火国确实是年年进贡,岁岁称臣。

    猎人军士在西境也多了一个名号——踏白王。

    在西域、中亚“踏白王”之名比唐皇更加震慑人心。

    而此次“无令”追击,也并没有引起太大波澜。

    毕竟踏白军情况特殊,它虽位处西境,却独立于西境军之外,归当今圣上直属。

    当时的“无令”是未得到西境统帅的军令,事后圣上补上了一道军令,此事就算过去了。

    当然,不可避免的是,圣上口头“惩罚”了一下踏白军统帅,之后又对踏白军此次战果给与嘉奖。

    这让所有人知晓了踏白军身受的皇恩之盛。

    随后西境逐渐平稳,踏白军统帅猎人军士进京述职时当圣面请求辞官,圣上不允,再请辞,亦不允,再请辞,圣上直接拂袖而去。

    第二日,就在朝中大小官员要看这位不领圣恩、恃宠而骄、目无君上的家伙有何下场之时,却迎来了圣上设立极西州之令。

    猎人军士任极西州太守,统管极西州军政!

    同时踏白军再次扩编,且军内大小军士调度皆由极西州新任太守执掌!

    这……已经不止是皇恩浩荡,是裂土封侯了!

    而大殿之上,群臣议论纷纷之时,新任太守、踏白军统领却是没有第一时间接旨谢恩。

    直到圣上亲自走下龙位来到他面前道:

    “你安顿好朕极西之境之时,就是朕准你辞官之时。”

    ……

    “他们这……之间不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吧???咦~~~~”

    听到这时,刘尹一脸的微妙:

    “他这也没得罪史学家啊?为什么他的年月在史书上有问题?”

    轮转王笑道:

    “此子先后抗旨十次余,其中……”

    ……

    其中就有圣上费心给他挑选续弦之事。

    从王公贵族之女,到皇亲国戚之女,还为了让猎人军士“伦理上”不受人非议,圣上当面称猎人军士小其十余岁。

    对于不甚了解之人,确实会觉得圣上金口玉言,而且他与其同袍、君臣至今,自是比外人更加了解。

    只是这位军武之人,战事频繁伤筋动骨之人,长得老成了些罢。

    “呃……就是因为这???为了让一个五十岁的老男人名正言顺的娶十多二十岁的女孩儿,就哄骗别人,说他才三十多岁??还特么是皇帝出面编?

    话说,古代五六十岁娶十多二十岁的情况很正常啊?

    不对,现在也很正常!”

    “为其不受非议而已。”

    “唔……差十多岁?我记得好像误差不止十多岁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