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0章 大活(三合一) (第3/5页)
br> 三月二十八日,周彦在家里面收拾行李,准备去上沪。 他这次不仅仅是去上沪,而是准备在上沪办完事情之后,然后直接从上沪出发去香江,再之后就是去台岛。 这一去,他要在外面待半个月。 就在周彦快要把行李收拾好的时候,忽然接到了张有安的电话。 电话接通之后,张有安第一句话竟然问的是,“周彦,你还在家么?” 这话听起来有点傻。 周彦笑着说道,“我要不在家,能接你电话么?” “在家就好,你先别走,在家等我。” 周彦皱了皱眉毛,“等多久?我是三点钟飞机,还是你帮我买的机票。” 张有安笑道,“没事,如果赶不上,就明天再去吧,等我。” 说完,张有安就挂了电话。 听着电话里面传出来的忙音,周彦感觉莫名其妙,张有安有什么事情,也不说清楚,没头没脑地就叫他在家等着。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张有安来了。 “有什么事情,电话里面不能说,非要见面说么?”周彦疑惑道。 张有安笑着说道,“好事情,我已经跟电视剧制作中心那边联系过了,你给《三国演义》配乐的事情,有点进展。” 听到是这事,周彦挑了挑眉毛,“什么样的进展?” “王导他们已经定下了一个配乐师,是他们制作中心自己的作曲李一丁,不过他们现在的计划是,让李一丁来配前面四十集,后面的四十集则交给另外一个或者多个配乐师。” 张有安快速将《三国演义》配乐的情况说了一下,随后继续说道,“这段时间,经过我的游走,王导跟其他几位主创人员,包括李一丁老师,都已经听到了你的作品……说起来,要多亏了你之前给《故宫:记忆》配乐。因为这部片子,他们对你是有印象的,而且还是很不错的印象。这次听了《觉醒》等曲子之后,更是对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周彦露出笑意,听起来,事情进展的挺顺利。 “不过。”张有安又来了一个转折:“你毕竟年轻,作品数量相较于其他人还是少了点,所以王导他们都比较顾虑。” 周彦点头,“他们的顾虑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三国演义》的剧集多,配乐任务量大,我参与的项目体现不出我有应付如此大项目的能力。” “他们内部现在意见也不是很统一,李一丁认为,后面四十集最好是交给同一个配乐师,这样才能尽可能地保证配乐风格统一。参与的人越多,风格就越可能会乱。而王导的意思,是想要多找几个配乐师,这样能够提高效率,而且防止出现意外,至于风格统一的问题,可以让李一丁来担任配乐总指导,居间协调。” “如果按照王导的意见来,我参与的可能性是不是要大一点?”周彦问道。 张有安点头,“没错,按照王导的意见,多安排几个配乐师,每个人负责十到二十集,这样一来,你应该能分到十集。但是这种可能性要低一些,看得出来,王导还是很尊重李一丁意见的,如果李一丁坚持认为最好将剩下四十集交给一个人,那最终应该就是按照这个方案来。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定下目标,争取这后面四十集。” 本来周彦就是平常心对待,这个项目能不能拿下来都行,所以没什么压力,但是现在听张有安这么一说,他忽然感觉到了一股压力。 周彦忽然明白,为什么张有安要把这件事情的内情跟他说得这么细,好像就是在激起他的胜负欲。 他看了看张有安那张沉静的脸,心说他这个经纪人是在跟他玩心理战呢。 不过周彦确实对这个项目挺感兴趣的,他笑着问道,“我现在需要做什么?” 张有安说道,“我的建议是,等你后面回燕京的时候,能去跟李一丁聊聊,跟不跟王导聊都没关系,主要是李一丁,只要李一丁认可了你,这件事情就没问题。当然了,纯聊效果不会太好,如果你这段时间能够针对《三国演义》做一首曲子,带着曲子去跟她聊,那肯定会事半功倍。”张有安说道。 周彦沉吟片刻,点头道,“没问题,这段时间我会做一首曲子出来,到时候带着曲子,去找李一丁老师。” 张有安笑着点头,“半个月时间,你还要参加活动,时间紧不紧张?” “还可以。”周彦看了看时间,“还有别的事情么?没别的事情,我要去赶飞机了,现在走还来得及。” “当然有。”张有安从包里面拿出一沓剧本,“这是《三国演义》的部分剧本,你随身带着去,没事读一读,看能不能找到灵感。” “好。” 周彦接过剧本,点点头,怪不得张有安一定要见面谈,原来是要把剧本给他。 跟张有安道别,周彦踏上了去上沪的路。 其实张有安也要去香江跟台岛,不过他后面会直接从燕京这边直接出发。 …… 到了上沪之后,周彦在酒店里面稍微休整了一会儿,就给上沪制片厂导演室打了个电话。 电话是一个年轻人接的,听到周彦找张健亚,年轻人笑着问道,“你是周指导吧?” “嗯。”周彦笑着回应,“你是?” “我是《三毛从军记》的副导演崔颉,张导跟我说了你这两天要来。” “你好,崔导。”跟崔颉问了个好,周彦又问,“张导现在在办公室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