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6章 两个世界 (第3/5页)
你不用担心的,这种事情很快就会过去,只要你不放在心上,就不会有任何问题。只要有点名气的人,谁都被乱写过,你问国荣,他也是一样。” 张国点头道,“确实,很多新闻编的都很离谱,时间长了你就习惯了。” 周彦倒是不需要他们安慰,不过还是对他们挺感谢的。 “多谢啊,我其实心态还不错。”周彦笑了笑:“主要还是脸皮厚。” 听到周彦说自己脸皮厚,张国跟李碧桦都笑了起来。 虽然他们知道周彦是开玩笑,但是也相信周彦说的,这些日子相处下来,他们也知道周彦是个非常乐观,内心强大的人。 随后三人也就没有再聊这事,开始说起了最近拍电影的事情。 周彦不在的这段时间,《霸王别姬》的拍摄进度还不错,不过拍的大戏相对较少。 陈恺歌把很多大戏都排到了六月份。 之前周彦提醒过陈恺歌,让他把一些大戏尽量往前面排,但是陈恺歌显然没有把这个建议听进去,大戏还都是在后面。 《霸王别姬》里面最大的一场戏就是“批斗大会”,那场戏群演最多,声势最大,情绪冲突最为激烈,也可以说是整部电影的高潮部分。 而且周彦看过这场戏的分镜头,里面有一段长镜头。 镜头长一秒,难度要增一分,镜头长一分,难度要增一级。 现场那么多人,镜头一长,调度起来就特别麻烦。运镜的时候,画面里面有一个问题,那这一段就得重拍。 关键是那场戏,段小楼和程蝶衣他们都是穿着厚厚的戏服,而且要跪在火堆面前。 六月份的燕京,天气可不凉快,到时候张国他们肯定要受大罪。 而这种罪,在周彦看来,其实可以不用受的,只要把戏挪到四月份来拍,演员就要舒服很多。 演员舒服了,拍摄效率也会上升,自然能够缩短拍摄时间。 不过这事周彦放在心里就行了,还不至于当着张国跟李碧桦的面,去说陈恺歌的不是。 而且现在说有什么用,这种大戏肯定要提前准备,就算是现在开始准备,也要等到一个月后才能拍。 周彦在燕京厂的外景地逛了一圈,见他们今天没什么拍摄任务,就骑车往学校去。 他本来还想找巩莉叙叙旧,不过因为没什么拍摄,更没有巩莉的戏,所以她不在。 出了燕京制片厂,周彦沿着三环进到二环,一路赶到学校,刚骑到学校门口,就听到后面有人喊他,“周彦师兄。” 周彦都不用转头去看,听声音就知道是师妹于然。 等他停下车,转过头,于然已经小跑着来到了他跟前。 “周彦师兄。” 于然的脸上,是藏不住的笑容,“你回来啦。” 她这一会儿跑得有点快,说话的时候,微微有些喘,刘海也因为跑动变得有些散乱。 看到于然,周彦心情也不错,他笑着说道,“嗯,回来了,我正寻思下午去找你们呢。” 再过一个多月,毕业作品演出就要开始了,他要抓紧时间,带着于然他们在学校的音乐厅排练。 看似一个月时间挺多,但是学校的音乐厅不是想用就能用的,必须要提交申请,他的计划是,一周带着于然他们去音乐厅排练半天,这样在正式表演的时候就能排练四个半天,也就够用了。 “我上午还跟方秀在说,不知道周彦师兄你什么时候回来呢,你要是再不回来,《夜莺》这首曲子我们都快要忘了怎么拉了。” 周彦佯怒道,“看来我不在的时候,你们都没有练习嘛。” 于然嘻嘻一笑,“所以师兄你回来之后,要监督我们啊。” “回头把你们都关到小黑屋里面,让你们练。”周彦笑了笑,又问,“你要去哪儿?” “回宿舍呢。” 周彦点点头,又拍了拍后座,“来吧,师兄载你一程。” 于然也没客气,直接就坐上去了。 “出发。” 一路上,于然都在说最近学校发生的事情,基本上说的都跟其他毕业生作品有关。 作曲系的毕业生,都要出一个毕业作品,而且作曲系的学生都是跟管弦系那边合作的,毕业作品演奏会,全称也叫“作曲系本科作品毕业作品音乐会”。 当然除了管弦之外,还有可能会加上指挥,这要看曲作者的选择。 每年很早的时候,管弦跟作曲这两个系就开始在抢搭档了。 管弦这边的学生,都想要演奏更好的曲子,而作曲系这边的学生,自然也想要找到演奏水平更高的学生。 当然,管弦学生也不是只能演奏一首曲子,毕竟如果每个毕业生用的到乐手都不同,那管弦系的那些学生也不够用。 毕业作品用到的乐器多,一场演奏几十个乐手,十几首曲子加起来就要大几百人。再者,不仅仅是毕业作品要用到乐手,一些学期作品也是要用到其他系乐手的。 管弦系很多出名的学生,也是十分吃香的,一个学期末要走很多场子。 这事周彦之前倒是没有怎么cao心,以他在学校的名气,根本不用主动找,吆喝一声,自然是应者如云。 而且之前周彦跟于然他们合作的不错,大多数乐器不需要再找人了。 听于然慢慢地说着学校的事情,周彦也很感慨。 学校是个象牙塔,塔里面跟塔外面恍如两个世界。 前几天,他还陷在跟张蔓玉的绯闻之中,今天却骑着二轮小车在听小师妹说着学校里发生的这些小事情。 于然坐在后座上,没地方搭手,想要抱周彦又不好意思,只能用食指跟大拇指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