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2章 再给我来三十张 (第2/4页)
张有安说《钢琴少年》唱片在霓虹已经发行,而且反响还可以,但也没具体说说到底怎么样,大概张有安也没有拿到具体数据。 …… 霓虹京都,挂川高中门口,田仲间二低头走出校门,朝着两个街口以外的“南宫家书屋”走去。 挂川高中的体育氛围很浓厚,大部分男生放学之后都会去某个体育社团,其中足球队、棒球队和网球队最受欢迎,其他不参加体育社团的学生,也基本上会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社团加入。 就算是那些不参加社团的女孩子,通常放学之后也会去到各个球场旁边观看比赛,为自己喜欢的选手加油呐喊。 但是田仲间二没有参加任何社团,放学后也不会去凑任何热闹,像一个独行侠。 他并不是一直如此,原本他也是学校足球队的主力后腰,但二年级的时候因为一场意外导致他第五趾骨骨折。 第五趾骨骨折并不算什么大伤,养好了之后并不会有什么影响,但自此之后他就落下了心病,不敢再上场踢球,任凭队友跟教练怎么劝他都不行。 他现在不仅仅不愿意上场踢比赛,甚至连路过足球场都不愿意,足球场那边传来的加油呐喊声,也让他觉得刺耳。 最近他在“南宫家书屋”遇到了一个朋友,两人喜欢同一类的书籍,同一类的音乐。 所以这段时间田仲间二放学之后都会去南宫家书屋,跟那个朋友一起看书听音乐。 他到了书店,朋友还没来,他便找了一本推理看了起来。 过了十几分钟,平松和广从后面拍了拍田仲间二的肩膀,“平中,你今天来的这么早?” “我也是刚来。”田仲间二推了推眼镜,笑道。 “你在看什么书?” 田仲间二将书翻回封面,“东野圭吾的《放学后》。” “哦,东野圭吾啊,好久没听过他的消息了。”平松和广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虽然他什么评价也没有,但是田仲间二却知道,平松和广应该是不太喜欢这本书甚至东野圭吾这个人。 按照平松和广的性格,如果他喜欢这本书或者作者东野圭吾的话,肯定会非常高兴地跟田仲间二分享他的喜爱,而不是这样什么都不说。 沉默,是他的尊重,但同时也已经说明一切了。 田仲间二笑着合上了书,其实他也觉得这本书的节奏不太适合他,只不过闲着无聊等人的时候打发一下时间。 看到田仲间二把《放学后》放下,平松和广将一本《眩晕》放到他面前。 “岛田君的《眩晕》么?”田仲间二一脸惊喜。 这部之前在杂志上连载,才刚结束连载没多久,没想到单行本已经出来了。 岛田庄司是他们两个最喜欢的推理家,基本上岛田的他们都看过。 “送给你了。”平松和广笑道。 田仲间二惊讶地抬头,“你自己不要么?” “我自己当然也有,买了两本,这本专门给你买的。”平松和广笑着说道。 “太感谢了。” “哈哈,感谢的话,就好好保存它。” 这部之前连载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全部看过了,连载的杂志他们家里也都还有,现在买回来,当然是为了收藏。 “一定。” 拿着《眩晕》,田仲间二爱不释手,他又翻了翻里面,想看看单行本的内容跟连载的时候是否有什么区别。 平松和广又找了一本新上架的看了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忽然挑了挑眉毛,因为今天书店放的音乐他之前没听过。 “你听。” 田仲间二抬头,仔细地听了起来,随即也注意到书店今天的背景音乐。 “好像……没听过。” 又听了一会儿,平松和广又笑着说道,“很好听的小提琴,从这首曲子,你听到了什么?” 田仲间二想了想,说,“旋律有点悲伤,我想到一列孤独的列车,行驶在大海中间,不知道目的地在哪儿,也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乘客。” “或许你就是里面的乘客。”平松和广笑道。 田仲间二也笑了起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希望你也在里面。” “那我会直接跳海。”平松和广耸了耸肩膀,“我没有你那样的想象力,我听到这段音乐,就想到几年前的一天,我一个人在野外,忽然风雨交加,我又没有带伞,连个躲雨的地方都没有。” “是很惨。” 很快,这首曲子就结束了,过了一会儿,又响起了第二段音乐,跟前面那首忧伤的曲子不同,这首曲子听起来更加惬意、悠扬。 “又是一首很好听,但是没听过的曲子。”平松和广眼睛发亮。 第二首曲子还没有结束,平松和广就站起身往楼下跑。 “你去干什么?”天中间二问道。 “我去问问南宫,这是什么曲子……” 说话间,平松和广已经到了楼下,过了一会儿,他又上了楼,手里还拿着一张唱片。 “这是什么?”田仲间二好奇问道。 平松和广抬了抬手,向田仲间二展示了唱片的封面,上面写着《钢琴少年》几个字,这几个字下面,还有一行字。 【《想飞的钢琴少年》等电影原声带……】 “什么是想飞的钢琴少年?”田仲间二疑惑道。 “我也不知道,不过南宫说唱片里面有介绍。” 说罢,平松和广就把唱片拆开,果然从里面找到了一个小册子。 这个小册子上面有曲作者的个人介绍,以及唱片里面每首曲子的介绍。 看过介绍,他们才知道,这个《想飞的钢琴少年》就是曲作者周彦自编自导的一部电影。 对电影,他们暂时没什么兴趣,只关注里面的音乐。 平松和广从书包里面掏出一个CD机,将《钢琴少年》的碟片放了进去,然后又分了一个耳机给田仲间二。 前面有段空白,平松和广拿过小册子,“第一首曲子叫……克罗地亚狂想曲。” 他话音刚落,音乐就响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