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2章 《夜明》 (第2/4页)
r> 而这第二段,才只是过渡而已。 到了第三段,忽然狂风骤雨一起来袭,曲调忽然变得激昂起来。 漫天阴雨,两只蝴蝶,努力地振动着翅膀,朝着远处阳光普照的地方飞去。 虽然声量不是很高,但如此激情澎湃的旋律,也听得外面的观众一阵激动,他们未必都从这首曲子里面听到爱情,但是喜悦、激动、悲伤、亢奋,音乐在表达这些情绪的时候,根本就不需要听众仔细理解,它们会直接走进听众的心里,在听众心里最深处的地方拨动琴弦。 我开心,未必要知道为什么开心。 我悲恸,也未必需要知道为什么悲恸。 这就是音乐较之其他艺术形式的优势所在,它虚无缥缈,却又直截了当。 有的人听不到爱情,却能听到人生中的种种,不需要有固定答案,只需要沉入它,享受它。 蝴蝶振翅飞翔光明,固然让人心潮澎湃,但现实却不能如意。 它们的抗争,最终失败了。 到了第四段,一段悲伤的旋律响起。 这时,田仲间二他们三个人相互看了眼,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惊讶。 这是—— 风居住的街道! 没错,此时从音乐厅里面传出来的曲子,就是之前朝日电视台里面播放的那段十五秒的《风居住的街道》。 对于这段旋律,田仲间二他们早已经烂熟于心,根本不可能听错。 竟然是这首曲子。 难道这就是《风居住的街道》的全貌么? 可是,周彦之前在采访里面,不是说,今天的音乐会上不会有《风居住的街道》么? 为什么在第五次返场的时候却出现了? 是周彦被霓虹乐迷的热情打动,决定放一波福利? 还是说,周彦原本就是要演奏这首曲子的,只不过提前放了烟雾弹,就是为了给观众们一个惊喜? 哇,他好坏。 但是,好喜欢。 …… 外面的观众都在想,为什么会出现《风居住的街道》时,音乐厅里面的观众却是一脸懵逼。 他们也知道这段曲子是《风居住的街道》,但关键是,周彦刚才明明说,这首曲子是《共饮长江水》,难道《共饮长江水》是《风居住的街道》另一个名字? 他们已经完全弄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 但是这会儿也不是他们想这些的时候,第五次返场的曲目,惊喜值实在太高了。 虽然只有两个乐器,而且没有用扩音,在两千多人的音乐厅里面,音量比较小,听感不如演奏交响乐的时候好,但恰恰因为这样,这首曲子给他们的感觉非常特别。 平介在台下忍不住搓搓手,此时他感觉自己太幸福了,虽然票花了不少钱,但完完全全物超所值,他们应该是第一批听到这首曲子的听众了。 同时他也在惋惜,这首曲子没有收录在专辑中,他们只能在音乐会上听,回家就没办法听了,只能继续听那个十五秒的版本。 如果这首曲子能够录制成单曲就好了,最好再把《借黄瓜》跟《遥远的记忆》也给收录进去,哦,对了,应该把改编过的《假若爱有天意》以及《永远同在》也收录进去。 想到这里,平介感觉自己有点贪心了。 如果这几首曲子放在别人那里,再弄一点品质一般的曲子,就能做成一张专辑了。 就在平介胡思乱想的时候,曲子进入了第五段,这时,漫天悲伤化作相思雨。这一段非常短,大概也就二十多秒,曲子就渐渐弱了,最终消失不见。 等到《共饮长江水》吹奏结束之后,现场掌声雷动,第五次返场的这首曲子长度接近八分钟,如此持久,让听众们非常满足。 直到周彦拿着话筒说了一句“谢谢”,掌声才慢慢弱下来,因为他们知道,周彦要说话了。 今天这场音乐会,周彦一点都没有划水,因为今天演奏的所有曲子,都有竹笛,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坐在最前面。 不像之前《钢琴少年》跟《燕京·无声》音乐会的时候,遇到部分曲子,他自己是不上的,或者化身“东郭先生”,就在乐团里面浑水摸鱼。 所以音乐会到现在,他也有些疲惫了。 长长地舒了口气,周彦笑着说道,“非常感谢大家的捧场,但是今天的音乐会真的要结束了。在结束之前,我简单说一说刚才这首《共饮长江水》。在座的一些跟我一样从中国来的朋友,或者是对中国文化比较了解的霓虹朋友,应该知道‘共饮长江水’是取自中国的一首诗。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你们或许也听到了,这首曲子的第四段非常熟悉。没错,第四段就是《风居住的街道》。” 听到周彦这么说,底下也响起了一阵小声的议论。 原来是这么回事,周彦把《风居住的街道》改编成了一个更长,情绪变化更加丰富的曲子。 共饮长江水,这个名字也更加直观了。 说完了这个,周彦也没有再说什么,起身弯腰跟观众们致意,然后就下去了。 他已经明确说了,刚才是今天的最后一次返场,但是他下去之后,台下的观众依旧掌声不断,也不愿意走。 即便音乐厅的灯都全部亮了,他们还是不愿意离开座位。 过了三四分钟,面对如此的热情,周彦只能带着指挥岳林再次上台,不过这次他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