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居心叵测的记者 (第3/3页)
。”
“Y先生你好,你本身也是个导演,请问你在跟安李导演合作的时候,感觉怎么样?他的工作模式,跟你自己拍电影是否有什么不同?” “听说《第六感》已经重拍,请问重拍版本什么时候能够上映?” “《第六感》重拍版的导演是马丁布莱斯特,你觉得他拍的版本,跟原版有什么区别?” 这两个男记者一看就是影视媒体的,所以提问的方向跟琳达完全不同,都是跟电影有关。 周彦看了看手表,见还有点时间,就开口回道,“好莱坞的拍摄方式,有严谨的流程,我从中也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至于布莱斯特先生,无疑是一位电影大师,不过我暂时还没有看到电影的成片,所以无法回答你的问题。” 记者:“《理智与情感》作为一部经典名著,肯定会受到大量原著读者的关注,请问电影剧情跟原著剧情相比,有很大的改动么?” “今天电影就会上映,我想你们会自己找到答案。文学作品在做影视改编的时候,必然会有所改动,这是肯定的,毕竟文学跟电影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既然艺术形式不同,那么所呈现的内容自然就会有出入。至于这些改动是好是坏,我想观众心里肯定会有答案。我只能说,从电影的评判角度来说,安李导演的《理智与情感》绝对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电影。” 记者:“你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很高,我能问一下,你后续是否有可能像安李导演一样,跟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合作?” 周彦:“《第六感》的重拍已经是一次很深入的合作了。” 记者:“Y先生,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我是问,你是否会以导演的身份跟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合作。” 周彦:“我从不给自己设限,一切都要看时机是否合适。不过目前我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因为我自己的电影近期将要上映,我还没有精力去考虑别的。” 记者:“如果这次《理智与情感》在票房上获得成功,是否会促成你跟好莱坞的影视公司合作?” 周彦:“我相信《理智与情感》肯定能够获得成功,不过这与我是否会跟好莱坞的影视公司合作,是两件事情。” 记者:“你的新电影,什么时候会在加拿大跟美国上映?” 周彦:“这个问题我可回答不了你,发行方面的事情,有别的人负责。不好意思,首映典礼快要开始,我可能需要进去了。” 记者:“不好意思,Y先生,我想再问最后一个问题,请问你认为,安李作为一个台岛导演,跟你们之前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听到这个问题,周彦眯起了眼睛,他瞟了眼这个记者胸前的牌子,对方是《电影视界》的记者。 这个问题显然不怀好意,周彦没有答理他,正是笑了笑说,“不好意思,我要迟到了。” 说罢,他也没管这几个记者,直接抬脚朝着音乐厅正门的方向走。 等到周彦走后,琳达没好气地看了眼《电影视界》的那个记者,“你不应该问这样的问题。” 那个记者却一脸无辜的样子,“我的提问有什么问题么?我只是想问燕京的导演跟台岛的导演,是否存在地域上的差异,这应该没有错吧?” “你会问一个纽约的导演跟芝加哥的导演,存不存在地域差异么?” 说罢,琳达也扭头走了。 琳达确实很生气,因为她还有好几个问题想问周彦,但是被这两个电影杂志的记者给搅和了。 一般情况,琳达肯定不会参加一个电影的首映典礼,不过今天玛莉亚凯莉来了,而且《理智与情感》的配乐也非常受关注,所以她也就来了。 本来能够遇到周彦,她非常高兴,没想到搞成这样。 现在这个情况,她只能等着再找机会去采访周彦跟玛利亚凯莉。 …… 这边周彦进了音乐厅,布莱格曼见他面色不太好,还以为他是不喜欢应付记者,便笑道,“记者的问题确实没完没了,但是没有办法,我们也要靠他们宣传。走,带你去找安李他们。” 周彦点点头,跟着布莱格曼一起往里面走。 安李跟几个主创人员都在舞台旁边,主角除了艾伦里克曼之外,其他人都到了,这也正常,因为除了艾伦里克曼之外,其他几个人现在都在好莱坞发展。 还有玛莉亚凯莉,也跟他们站在一起聊天。 见到周彦来了,众人纷纷跟他打招呼。 安李笑着说道,“从洛杉矶过来,路上不轻松吧。” 他知道周彦最近行程紧,所以关心了一句。 “还好,也不是太累。” “今天晚上就走?” “嗯,明天还有演出。首映典礼结束之后,我就要启程。” “可惜了,不然咱们还可以一起吃个饭。” “吃饭有的是机会。”周彦看了看大厅,已经有人在陆续往里面走,“三点二十准时开始么?” “对,你来的正好,去跟主持人对一下流程吧。” 因为今天周彦会上台演出,所以要提前对一下流程。 玛莉亚凯莉在旁边笑道,“我们一起吧。” 周彦点头,“好。” 随后两人就一起去找主持人对流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